去去追濠濮,悠悠平渭莘。
荒凉罗雀处,寤寐叱牛频。
鸮炙逢希阔,萍齑适酝醇。
自谋蝼蚁穴,何以拯斯人。
幽栖三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幽栖三首》是北宋时期的苏籀所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简朴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 作品信息
- 作者生平:苏籀,字仲滋,眉山人,苏辙之孙。生于北宋末年,约在11世纪末至12世纪初之间。他的家族背景显赫,祖父是苏辙,父亲苏洵,母亲程氏。苏籀早年侍奉其祖于颖昌,长达九年,后来南渡后定居婺州。
- 创作背景:苏籀在北宋末年经历了战乱,家国动荡之际,他选择了隐居生活,远离尘嚣,专心于文学与哲学的思考,因此创作了《幽栖三首》。
- 诗歌原文及翻译
- 原文:“三芝羽人伫,五诫坏衣修。农圃日用事,刍荛无几求。林丘识真趣,城阙罢菟裘。” 这些诗句描绘了一种隐逸生活的理想状态。“三芝羽人”,指的是神仙般的隐居者;“五诫”可能是指某种宗教或道德规范;“农圃”则代表农耕与园艺。诗人通过这些意象展现了一种远离世俗纷扰,追求心灵平静的境界。
- 诗歌赏析
- 意境深远:《幽栖三首》中的“农圃日用事,刍荛无几求”等诗句,传达出作者对于简单农耕生活的珍视。这种对自然、朴素生活的赞美,反映出北宋时期文人士大夫阶层普遍追求的精神风貌。
- 哲学思考:诗中“林丘识真趣”一句,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他认为只有深入自然,才能真正领悟生命的真谛。
- 作者简介
- 文化背景:苏籀出身于文化世家,家族中有许多著名的文史学者,这给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同时,北宋时期的文人士大夫阶层普遍崇尚儒家思想,注重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
- 艺术特色
- 语言精炼:苏籀在《幽栖三首》中运用了简练而精炼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出深刻的情感和哲理。
- 结构严谨:该诗遵循了传统的诗歌韵律结构,每句字数相等,音韵和谐,体现了宋代诗歌的审美风格。
《幽栖三首》不仅反映了北宋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态度和政治理想,还展现了他们内心深处对自然、简朴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和分析,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宋代的文化背景和文学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