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玉家宴,用前韵见寄,复答之

自酌金樽劝孟光,更教长笛奏伊、凉。
牵衣男女绕太白,扇枕郎君烦阿香。
诗病逢春转深痼,愁魔得酒暂奔忙。
醒时情味吾能说,日在西南白草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子玉家宴,用前韵见寄,复答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这首诗以其丰富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情景。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1. 作者简介
  •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号东坡居士,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的一生历经坎坷,但始终坚持自己的文学理想,其诗、文、词等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
  1. 诗歌原文
    自酌金樽劝孟光,更教长笛奏伊凉。
    牵衣男女绕太白,扇枕郎君烦阿香。
    诗病逢春转深痼,愁魔得酒暂奔忙。
    醒时情味吾能说,日在西南白草冈。

  2. 诗歌赏析

  • 宴会氛围:诗中“自酌金樽劝孟光,更教长笛奏伊凉”描绘了宴会中的温馨场面,通过“金樽”和“长笛”,传达出一种高雅而宁静的氛围。同时,“牵衣男女绕太白”则生动地描述了宾客之间的亲密互动,增添了宴会的欢乐气氛。
  • 音乐元素:苏轼善于运用音乐元素来增强诗歌的艺术效果。在这首诗中,他不仅让乐师继续演奏清凉的曲调,还通过“诗病逢春转深痼,愁魔得酒暂奔忙”表达了自己在音乐中寻求解脱的心情。
  • 情感表达:诗歌最后两句“醒时情味吾能说,日在西南白草冈”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回忆和珍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感慨。

用前韵见寄,复答之’不仅是苏轼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他对友情、音乐以及自然美的一种赞美和追求。读者可以通过这首诗深入理解苏轼的人格魅力和艺术成就,感受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和深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