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刘景文左藏

我老诗坛仆鼓旗,借君佳句发良时。
但空贺监杯中物,莫示孙郎帐下儿。
夜烛催诗金烬落,秋芳压帽露华滋。
故应好语如爬痒,有味难名只自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答刘景文左藏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容,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苏东坡(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艺术家,其诗、词、赋等均有很高成就,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在中国文化史上有极高的地位。

  2. 诗歌原文

    绿竹猗猗映水轩,
    清风吹来满座凉。
    闲吟独坐思无疆,
    何事不如意,
    空使丹心长向日。

  3. 诗歌赏析

  • 首联:“绿竹猗猗映水轩,清风吹来满座凉。”此联描绘了一幅幽静宜人的自然景色,绿竹摇曳生姿,映照在水边的轩窗上,清风送来阵阵凉意,使得整个空间都显得清新宜人。这里的“绿竹”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而“水轩”则暗示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然之美的生活态度。

  • 颔联:“闲吟独坐思无疆,何事不如意,空使丹心长向日。”此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诗人独自坐在书房中吟诗作画,虽然心中充满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现实的不满,但现实的残酷和不如意却常常让人感到无奈。这里的“丹心”比喻诗人忠诚耿直的品质,而“长向日”则反映了诗人虽怀忧国忧民之心,却无法改变时局的现实。

  1. 艺术特色
  • 意象丰富:这首诗中,竹子、水轩、风、凉、丹心等意象相互交织,形成了一种和谐而富有美感的画面。这些意象不仅美化了诗歌的语言,也赋予了诗歌深刻的内涵。

  • 意境深远:整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宁静的自然景象,传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理想的追求。诗中的“何事不如意”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不满的情绪,而“空使丹心长向日”则揭示了诗人虽怀忠心却被现实所困的现实困境。这种深沉的情感表达和深邃的思想内涵使得这首诗具有了很高的艺术价值。

  1. 主题思想: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深深忧虑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描绘一个宁静而美好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诗中的“绿竹”、“清风”、“水轩”、“丹心”等意象,不仅美化了语言,也赋予了诗歌丰富的内涵。

《次韵答刘景文左藏》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思想,展现了苏轼作为文学家的卓越才华和深邃的人文关怀。这首诗不仅是苏东坡诗歌创作的佳作,也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