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传异学不谋身,自要清时阅搢绅。
火色上腾虽有数,急流勇退岂无人。
书中苦觅原非诀,醉里微言却近真。
我似乐天君记取,华颠赏遍洛阳春。
赠善相程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善相程杰》是宋代诗人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的作者苏轼,字子瞻,又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巨匠。他不仅在诗歌、词赋、散文等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还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轼的创作生涯充满了波澜壮阔的经历。他生于北宋眉州眉山的一个书香门第里,自幼聪明过人,少年时期便有“神童”之称。他于仁宗嘉祐二年进士及第,并在之后的仕途中屡经沉浮。《赠善相程杰》便是他在元丰七年(1084年)因政治原因被贬至黄州时所创作的作品。
《赠善相程杰》的内容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于学问的追求与理解。诗中的“心传异学不谋身,自要清时阅搢绅”、“火色上腾虽有数,急流勇退岂无人”等句子,揭示了诗人在追求学问的过程中,并不刻意追求功名利禄,而是注重个人品德修养与政治清明。这种思想体现了苏轼作为士大夫的高尚情操和独立人格。
从艺术表现手法来看,《赠善相程杰》采用了典型的宋诗律体,其结构严谨,语言精炼,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特别是其中的“书中苦觅原非诀,醉里微言却近真”这两句,更是以浅显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哲理,让人在欣赏诗意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的智慧与才情。
苏轼的《赠善相程杰》不仅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歌,更是其人生哲学、道德观念的真实写照。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人们不仅能够领略到宋代诗歌的精湛技艺,更能够从中汲取到人生的智慧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