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去心灰不复然,一麾江海意方坚。
那堪黄散付子度,空羡苏杭养乐天。
病肺一春难白酒,别肠三夜绕朱弦。
群仙正欲吾归去,共把清风借玉川。
次韵答黄安中兼简林子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答黄安中兼简林子中》是宋代杰出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各个方面:
诗人介绍: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文人和政治家,他出生于眉州眉山。苏轼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在政治生涯中经历了起伏,但始终坚持自己的文学创作和政治观点。苏轼的文学成就极高,他的诗歌、散文、书画等都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影响。在宋代文学中,苏轼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被后人誉为“文坛泰斗”。
作品原文及注释:《次韵答黄安中兼简林子中》的原文如下:“老去心灰不复然,一麾江海意方坚。那堪黄散付子度,空羡苏杭养乐天。病肺一春难白酒,别肠三夜绕朱弦。群仙正欲吾归去,共把清风借玉川。”这首诗的译文是:岁月流转,人已老去,心中已无往日的热情,只有再次踏上仕途的决心。我无法像黄庭坚那样被委以重任,只能空怀对苏杭的喜爱和向往。春天里,我因肺病而难以饮酒,每到夜晚,我的思绪便围绕着那悠扬的琴声徘徊。现在,群仙都期待着我回归,让我们一同享受清风和玉川的美好时光。
主题与背景:苏轼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和对政治的复杂情感。诗中的“一麾江海意方坚”反映了他渴望再次出仕的心情。同时,他对于自己无法像黄庭坚那样被重用感到无奈和遗憾。这种复杂的情感在他的许多作品中都有体现。《次韵答黄安中兼简林子中》就是其中的一篇,通过对个人遭遇的描绘以及对自己命运的思考,展现了苏轼深邃的情感世界。
苏轼的这首《次韵答黄安中兼简林子中》不仅是一首诗,更是苏轼一生情感和思想的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不仅可以深入了解苏轼的生平和思想,还能从中领悟到人生哲理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