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陈传道雪中观灯

新年乐事叹何曾,闭閤烧香一病僧。
未忍便倾浇别酒,且来同看照愁灯。
颍鱼跃处新亭近,湖雪消时画舫升。
只恐樽前无此客,清诗还有士龙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陈传道雪中观灯》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作于诗人晚年,体现了他对友人陈传道的深厚感情及对生活情趣的追求。以下将详细探讨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苏轼:作为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苏轼以其卓越的文才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文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其作品涵盖了诗词、散文、书法和绘画等多个领域,其中以诗歌成就最为突出,被誉为“诗中的仙”。
  1. 创作背景
  • 《和陈传道雪中观灯》的创作背景与作者个人的经历紧密相关。诗中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友情,也反映了作者在特定情境下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追求。
  1. 主题思想
  • 这首诗通过描绘雪景中的灯光,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和感悟。同时,诗人通过对新年乐事的感慨,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哲理思考,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1. 艺术手法
  • 意象运用:诗中“颍鱼跃处新亭近,湖雪消时画舫升”等句子,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意境。
  • 情感表达:诗人通过直白的语言传达内心的情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中人物的情感波动,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1. 文化价值
  • 传承文化:《和陈传道雪中观灯》不仅是苏轼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自然美景描写的典范之作。诗中蕴含的美学观念和人文精神,对于研究宋代文学和艺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和陈传道雪中观灯》不仅是苏轼个人情感的流露,更是宋代诗歌艺术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深入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及他们的艺术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