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秦少游韵赠姚安世

帝城如海欲寻难,肯舍渔舟到杏坛。
剥啄扣君容膝户,巍峨笑我切云冠。
问羊独怪初平在,牧豕应同德曜看。
肯把《参同》较同异,小窗相对为研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秦少游韵赠姚安世》是宋代诗人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作于宋神宗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当时苏轼因政治原因被贬至黄州,期间他与友人姚安世有诗词往来。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背景:苏轼,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与画家,其诗、文、词等作品广受赞誉,影响深远。苏轼不仅是文学巨匠,还涉猎书法、绘画等多方面艺术,被后世尊为“文人骚客”的代表人物。

  2. 诗歌原文
    帝城如海欲寻难,肯舍渔舟到杏坛。
    剥啄扣君容膝户,巍峨笑我切云冠。
    问羊独怪初平在,牧豕应同德曜看。

  3. 主题内容:此诗主要描绘了作者被贬后的心境以及对友人的怀念和赞美之情。通过对比自己与友人的境遇,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质束缚,追求精神自由的思想。

  4. 艺术手法:苏轼在这首诗中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将皇帝的权威比作浩瀚的大海,暗示自己在官场上的困境和难以突破的局面;而将友人的住所比作容膝之室,则表达了对友人的敬意和对其生活环境的羡慕。

  5. 历史意义: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苏轼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宋代社会的政治氛围和个人命运的交织。它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视为宋代文化的一个重要代表。

  6. 评价鉴赏:对于这首《次秦少游韵赠姚安世》,历代学者及读者均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首诗不仅体现了苏轼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想。

《次秦少游韵赠姚安世》是苏轼创作生涯中的又一力作,它以其深邃的思想内涵和精湛的艺术技巧,成为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