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汝阴少师

得时行道善知终,猛退如公世罕逢。
掷弃浮名同敝屣,保全高节似寒松。
文章千古进谟诰,勋业三朝镂鼎钟。
见说新堂频燕会,故时宾客定相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汝阴少师》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包括其作者、原文、作品赏析、写作背景等方面的内容:

  1.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他的诗文风格豪放不羁,富有创新精神,对后世影响深远。苏轼不仅在文学上有卓越成就,还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多次因直言进谏而被贬,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豁达的态度。

  2. 诗歌原文:得时行道善知终,猛退如公世罕逢。掷弃浮名同敝屣,保全高节似寒松。文章千古进谟诰,勋业三朝镂鼎钟。见说新堂频燕会,故时宾客定相容。

  3. 作品赏析:该诗首句“得时行道善知终”赞美了汝阴少师在恰当的时机积极推行道义,深知善始善终的重要性。第二句“猛退如公世罕逢”则表达了诗人对汝阴少师毅然决然地退隐的敬佩之情。第三句“掷弃浮名同敝屣”,意指诗人对名利看得很淡,愿意抛弃世俗之名利,如同破旧的鞋一样被丢弃。第四句“保全高节似寒松”,则赞美了汝阴少师的高洁品格和坚韧不拔的品质,犹如松树般挺拔而坚韧。最后两句“文章千古进谟诰,勋业三朝镂鼎钟”,则是对汝阴少师一生所作所为的高度评价,认为其留下的文字和功绩将流传千古。

  4. 写作背景:该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北宋时期,当时的政治环境复杂多变,苏轼作为政治上的活跃分子,多次因为直言进谏而遭到贬谪。这首诗可能是在他被外放至汝阴任职期间所作,通过这首诗,苏轼表达了对汝阴少师的敬意和对其高尚品格的赞美。

  5. 文化传承价值:苏轼的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品德的高度赞扬,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君子之风”的一种颂扬。《寄汝阴少师》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苏轼的思想境界和艺术成就。

《寄汝阴少师》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深情的诗歌,它不仅体现了苏轼对个人品德和社会责任的深刻理解,也展示了他作为文学巨匠的艺术才华。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苏轼的人生哲学和艺术追求,同时也能从中汲取到丰富的文化营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