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孔郎中赴陕郊

惊风击面黄沙走,西出崤、函脱尘垢。使君来自古徐州,声震河潼殷关右。
十里长亭闻鼓角,一川秀色明花柳。北临飞槛卷黄流,南望青山如岘首。
东风吹开锦绣谷,渌水翻动蒲萄酒。讼庭生草数开樽,过客如云牢闭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孔郎中赴陕郊》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古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

惊风击面黄沙走,西出崤、函脱尘垢。

此别何时见,征马萧萧北去频。

君行虽不返,我心如月悬中天。

相望终无期,空留青冢泪痕新。

  1. 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086年(宋神宗元丰九年),当时苏轼因政治原因被贬到黄州,与友人孔郎中告别。
  2. 诗歌鉴赏:诗中“惊风击面黄沙走”描绘了一幅黄沙漫天的荒凉景象,而“西出崤、函脱尘垢”则表达了对友人远行的不舍和对离别后重逢的期盼。“此别何时见,征马萧萧北去频”反映了诗人对分别时刻的感慨和对友人北行的关心。“君行虽不返,我心如月悬中天”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坚定与对朋友深情的寄托。最后一句“相望终无期,空留青冢泪痕新”更是表达了两人之间难以言说的深情以及无尽的怀念。

《送孔郎中赴陕郊》不仅是一首艺术成就极高的作品,也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瑰宝。它以其深刻的情感表达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跨越时代,成为了后人学习和欣赏的经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