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前堆梧桐,床下鸣络纬。佳人尺书到,客子中夜喟。
朝来一樽酒,晤语聊自慰。秋蝇已无声,霜蟹初有味。
当为壮士饮,眦裂须磔猬。勿作儿女怀,坐念蟏蛸畏。
山城亦何有,一笑泻肝胃。泛舟以娱君,鱼鳖多可饩。
纵为十日饮,未遽主人费。吾侪俱老矣,耿耿知自贵。
宁能傍门户,啼笑杂猩狒。要将百篇诗,一吐千丈气。
萧条岁行暮,迨此霜雪未。明朝出城南,遗迹观楚、魏。
西风迫吹帽,金菊乱如沸。愿君勿言归,轻别吾所讳。
与顿起、孙勉泛舟,探韵得未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与顿起孙勉泛舟探韵得未字》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作者简介:苏轼,北宋时期的文坛巨匠,以其豪放派词风而闻名于世,其诗作也极具个性和创造力。他的生平经历了政治动荡和个人挫折,但这些经历都化作他诗文中深刻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
原文赏析:苏轼的这首《与顿起孙勉泛舟探韵得未字》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自然景物细腻入微的观察能力。从“窗前堆梧桐,床下鸣络纬”到“霜蟹初有味”,每一联都通过具体的物象勾勒出秋天的氛围,使得整个画面生动而具体。此外,诗中的“当为壮士饮,眦裂须磔胃”等句表达了诗人的豪迈之情,以及他对友情和人生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苏轼创作此文的背景可能与他当时的政治环境有关。宋哲宗时期,政治斗争激烈,苏轼因反对新法而多次受到排挤。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泛舟游玩来排解心中的郁闷和忧虑,寻求心灵的慰藉。同时,这也是他表达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文化的坚守的一种方式。
艺术特色:苏轼的诗词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他擅长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诗歌形象生动,富有诗意。在这首诗中,他巧妙地将秋天的景象与自己的情感结合起来,使得整首诗既有外在的景物描写,也有内在的情感抒发。这种深入浅出的表现手法,使得这首诗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
影响与传承:《与顿起孙勉泛舟探韵得未字》作为苏轼作品中的重要篇章,不仅在当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后世的文学创作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它不仅是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的瑰宝,更是中华文化宝贵的遗产之一。
苏轼的《与顿起孙勉泛舟探韵得未字》不仅体现了其卓越的文学才华,也折射出一个时代背景下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人们不仅能感受到苏轼诗词的魅力,也能更深入地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