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罢东武,曾过北海县。
白河翻雪浪,黄土如蒸面。
桑麻冠东方,一熟天下贱。
是时累饥馑,尝苦盗贼变。
每怜追胥官,野宿风裂面。
君为淮南秀,文采照金殿。
胡为事奔走,投笔腰羽箭。
更被髯将军,豪篇来督战。
亲程三郡士,玉石不能炫。
欲知君得人,失者亦称善。
君才无不可,要使经百炼。
吾诗堪咀嚼,聊送别酒咽。
送孙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孙勉》是宋朝诗人苏轼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不仅是苏轼对友人的深情厚谊的表达,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
作者介绍:苏轼(苏东坡),字子瞻,号铁冠道人,世称苏东坡、苏仙等,是北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书画家和美食家。他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文学成就,被后人广泛传颂。苏轼不仅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其书法亦享有盛誉,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对后世影响深远。
诗歌原文节选:昔年罢东武,曾过北海县。白河翻雪浪,黄土如蒸面。桑麻冠东方,一熟天下贱。是时累饥馑,常苦盗贼变。每怜追胥官,野宿风裂面。君为淮南秀,文采照金殿。胡为事奔走,投笔腰羽箭。更被髯将军,豪篇来督战。
诗句解析:首句“昔年罢东武”表明了时间背景,东武即今天的山东泰安地区,当时这里曾是苏轼贬谪之地。次句“曾过北海县”则描绘了他曾经经过的地名。接下来的句子,如“白河翻雪浪,黄土如蒸面”,通过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当地恶劣的自然条件和艰苦的生活状态。再如“桑麻冠东方,一熟天下贱”,反映了当地农业的繁荣及其对国家的重要性。然而,随后的句子“是时累饥馑,常苦盗贼变”却透露出当时社会的不稳定和民不聊生的状况。而“每怜追胥官,野宿风裂面”则表达了对那些辛苦劳作、无家可归的官员的同情。最后两句“君为淮南秀,文采照金殿”则是对友人才华和地位的肯定,同时也寄托了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结尾部分“胡为事奔走,投笔腰羽箭”,揭示了友人因世事变迁而选择从政,而“更被髯将军,豪篇来督战”则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的背景下,文人不得不参与政治或应对战乱的局面。
可以看出《送孙勉》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送别诗,而是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和个人情感,是了解宋代文化和苏轼个人经历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