虢国夫人夜游图

佳人自鞚玉花骢,翩如惊燕踏飞龙。
金鞭争道宝钗落,何人先入明光宫。
宫中羯鼓催花柳,玉奴弦索花奴手。
坐中八姨真贵人,走马来看不动尘。
明眸皓齿谁复见,只有丹青馀泪痕。
人间俯仰成今古,吴公台下雷塘路。
当时亦笑张丽华,不知门外韩擒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虢国夫人夜游图》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题画诗,再现了唐朝天宝十一年(752年)唐玄宗的宠妃杨玉环三姐虢国夫人及其眷从盛装出游的典型画面。此画作在北宋末期已成为稀世珍品,原图已佚,今辽宁博物馆有宋仿者一帧。下面是具体介绍:

  1. 作品背景
  • 画作历史:《虢国夫人夜游图》原为唐代流传下来的一幅名画,后来这幅画成为北宋末期的稀世珍品。
  • 创作原因:苏轼看到此图后,被其生动地表现了杨贵妃家族的奢靡生活和嚣张气焰所吸引,因此创作了这首诗。
  1. 诗歌内容
  • 形象描绘:苏轼通过诗歌,以绘画的形式,展现了虢国夫人及其眷从盛装出游的场景,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的背景之中。
  • 主题思想:诗歌不仅再现了一个时代的风貌,还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现象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反映了作者对于那个时代的深刻理解和批判。
  1. 艺术价值
  • 画作特点:张萱或周昉所绘,这幅画以其精细的笔触和生动的形象,成为了中国绘画史上的经典之作,至今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 文化内涵:《虢国夫人夜游图》不仅是一幅艺术作品,更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1. 收藏情况
  • 历史变迁:原图已佚,现仅存的辽宁博物馆中的宋仿者一帧使得这幅珍贵的画作得以保留。
  • 后人评价:由于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虢国夫人夜游图》在历史上受到了极高的评价和广泛的认可。

《虢国夫人夜游图》不仅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座丰碑,更因其深刻的历史背景、精湛的艺术造诣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受到后世的广泛赞誉和深入研究。通过对这一经典作品的介绍,不仅能了解到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独特魅力,也能对当时的社会风俗和历史环境有所认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