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晋卿题李伯时画马

督邮有良马,不为君所奇。
顾收纸上影,骏骨何由归。
一朝见萦策,蚁封惊肉飞。
岂惟马不遇,人已半生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王晋卿题李伯时画马》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此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李伯时的画马,通过诗句传达了诗人对绘画艺术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观念和个人情感。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督邮有良马,不为君所奇。
顾收纸上影,骏骨何由归。
一朝见萦策,蚁封惊肉飞。
岂惟马不遇,人已半生痴。

这首诗的作者苏轼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书画家,他以其卓越的才华和深邃的思想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苏轼的诗歌、词赋、散文等作品都展现了他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从这首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超越现实的艺术魅力。诗人通过对画作的描绘,传达了对马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对现实生活中美好事物的向往。此外,诗中的“蚁封惊肉飞”一句形象地描述了画中的马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表达了一种对艺术与生活差异的深刻理解。

苏轼的这首诗不仅是对艺术的颂扬,也是对人生哲理的一种思考。诗中“岂惟马不遇,人已半生痴”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理想追求的坚持。这种对理想不懈追求的态度,体现了苏轼作为一位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

《和王晋卿题李伯时画马》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审美趣味的诗歌,更是一部蕴含丰富文化内涵和哲学思考的作品。它的出现不仅丰富了宋代文学的艺术表现,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审美灵感。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深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