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醉归还独寝,晓来宿雨鸣孤枕。
扁舟小棹截湖来,正见青山驳云锦。
须知老人兴不浅,莫学公荣不共饮。
与君歌鼓乐丰年,唤取千夫食陈廪。
和公济饮湖上
介绍
《和公济饮湖上》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各个方面:
作品原文:
昨夜醉归还独寝,晓来宿雨鸣孤枕。
扁舟小棹截湖来,正见青山驳云锦。
须知老人兴不浅,莫学公荣不共饮。
与君歌鼓乐丰年,唤取千夫食陈廪。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书画家,其诗、词、文均有极高成就。他的政治生涯颇为波折,曾因上书反对王安石变法而受到排挤,后因诗被误解而入狱,但他始终不改其文学创作的热情和才华。他的诗歌以其豪放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容著称于世,对后世影响深远。诗意解析:
昨夜醉酒归眠:诗人在昨夜饮酒过量,回到自己的住所独自安眠。这里的“醉酒”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其对官场应酬的厌倦。
清晨雨声惊醒:清晨的雨水打在窗户上,发出细碎的声响,诗人从梦中惊醒,感受到了自然界的声音。这种声音可能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波动和思绪。
扁舟小棹截湖来:诗人用“截湖”来形容自己的小船划过湖面的情景,形象地描绘了湖面上的美景。这里的“截”字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对自由的渴望。
青山如云锦:诗人看到湖边的青山,山色与湖水交相辉映,仿佛是一幅精美的云锦画卷,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这里的“锦”字不仅形容了山水的美丽,也暗示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自由生活的追求。通过描绘湖光山色,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的“莫学公荣不共饮”等句子,也反映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超脱和对友情的重视。艺术手法:
对比:诗中通过“宿雨鸣孤枕”和“正见青山驳云锦”的对比,展现了诗人从夜晚的寂静到早晨的活力,以及从孤独到与友人共饮的美好转变。
象征:青山和云锦都是自然界的象征,它们代表了美丽和宁静,诗人借此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借景抒情: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哲思,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的内心世界。
苏轼的《和公济饮湖上》是一首富有哲理和美感的作品,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体现了他对友情、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这首诗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使其成为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值得我们深入品味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