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四日以病在告独酌

翠柏不知秋,空庭失摇落。幽人得嘉荫,露坐方独酌。
月华稍澄穆,雾气尤清薄。小儿亦何知,相语翁正乐。
铜炉烧柏子,石鼎煮山药。一杯赏月露,万象纷酬酢。
此生独何幸,风缆欣初泊。誓逃颜、蹠网,行赴松、乔约。
莫嫌风有待,漫欲戏寥廓。泠然心境空,仿佛来笙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十月十四日以病在告独酌》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诗,作于大历五年(770年)十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关心、对疾病的痛苦以及对自己处境的无奈。

首联“秋气新清夜,高斋不可留”,描绘了夜晚的宁静和清爽,同时也表现了作者的孤寂与落寞。颔联“病眼昏花久,愁肠断续吟”则进一步展示了作者因疾病而感到的不适和内心的焦虑。颈联“何人同病酒,吾亦强登楼”则表达了作者对好友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因病无法与友人共同饮酒、共赏美景的痛苦。尾联“但使身长健,何须待客船”则是作者的一种豁达之语,表达了他虽然身体有病,但只要能够保持健康,就不需要等到客人来才喝酒。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洁,通过对疾病、孤独和友情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内心世界的复杂和丰富。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实情况,如疾病困扰、人情冷暖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