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欧阳季默赴阙

先生岂止一怀祖,郎君不减王文度。
膝上几日今白须,今我眼中见此父。
汝南相从三晦朔,君去苦早我来暮。
霜风凄紧正脱木,颍水清浅可立鹭。
莫辞白酒泻香泉,已觉扁舟掠新渡。
坐看士衡执别手,更遣梦得出奇句。
郎君可是筦库人,乃使騄骥随蹇步。
置之行矣无足道,贤愚岂在遇不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欧阳季默赴阙》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送别诗,而非文学作品。苏轼的这首诗作以其深刻的情感和生动的描绘而著称,体现了作者对友人欧阳季默的深厚友谊和对其赴任的关切。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号东坡居士,是中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以其豪放派词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于世。苏轼的诗作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激昂,也有婉约细腻,而《送欧阳季默赴阙》正是其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作之一。

《送欧阳季默赴阙》原文如下:

先生岂止一怀祖,郎君不减王文度。膝上几日今白须,令我眼中见此父。
汝南相従三晦朔,君去苦早我来暮。霜风凄紧正脱木,颍水清浅可立鹭。莫辞白酒泻香泉,己觉扁舟掠新渡。坐看士衡执别手,更遣梦得出奇句。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形象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欧阳季默赴任的深情厚意。诗中“膝上几日今白须”一句,不仅描绘了欧阳季默的白发,也隐喻了他年事已高、即将离世的状态,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深不舍和对岁月流逝的无奈。

《送欧阳季默赴阙》虽然并非纯粹的文学作品,但作为苏轼的代表作品之一,其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苏轼的文学成就及其在中华文化中的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