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梅一首赠赵景贶

天工点酥作梅花,此有蜡梅禅老家。蜜蜂采花作黄蜡,取蜡为花亦其物。
天工变化谁得知,我亦儿嬉作小诗。君不见万松岭上黄千叶,玉蕊檀心两奇绝。
醉中不觉度千山,夜闻梅香失醉眠。归来却梦寻花去,梦里花仙觅奇句。
此间风物属诗人,我老不饮当付君。君行适吴我适越,笑指西湖作衣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蜡梅一首赠赵景贶》是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该诗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蜡梅与蜜蜂间的互动,同时寄寓了诗人对友情和生活的感悟**。以下是这首诗的简要介绍:

  1. 作者简介
  • 苏轼生平:苏轼,字子瞻,又号东坡居士,是中国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画家和政治家。他的作品广为人知,尤其是诗歌和词赋,在文学艺术上具有极高的成就。
  1. 诗作原文
  • 诗的开头:“天工点酥作梅花,此有蜡梅禅老家。”这里用“天工”来形容自然界的神奇造化,通过“点酥”这一手法,将梅花比作精致的点心,既形象又生动。
  • 中间段落:“蜜蜂采花作黄蜡,取蜡为花亦其物。”描述了蜜蜂采蜜的过程,以及由此形成的蜡,这既表现了蜜蜂与蜡梅间的互动,也隐喻了诗人与大自然的联系。
  • 尾声部分:“天工变化谁得知,我亦儿嬉作小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法则难以理解的感受,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如同孩童般的天真与好奇。
  • 主题表达:“君不见万松岭上黄千叶,玉蕊檀心两奇绝。”这是对蜡梅及其所在环境的高度赞美,强调了自然之美的独特魅力。
  • 情感抒发:“醉中不觉度千山,夜闻梅香失醉眠。”描述了诗人在享受蜡梅之美时,不知不觉中迷失在美景之中,以至于沉醉到忘记归途。
  1. 艺术特色
  • 语言风格:苏轼的这首诗语言通俗易懂,同时又不失文雅,体现了他的文学功底。
  • 意象运用:诗人巧妙地利用“蜡梅”这一意象,将其与蜜蜂、自然环境等元素相结合,创造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 情感表达:通过对蜡梅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蜡梅一首赠赵景贶》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诗,也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的佳作。它不仅展示了诗人敏锐的艺术洞察力和独特的创作才能,还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友谊的珍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