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亦何须,一饱万想灭。
胡为设方丈,养此肤寸舌。
尔来又衰病,过午食辄噎。
谬为淮海帅,每愧厨传缺。
爨无欲清人,奉使免内热。
空烦赤泥印,远致紫玉玦。
为君伐羔豚,歌舞菰黍节。
禅窗丽午景,蜀井出冰雪。
坐客皆可人,鼎器手自洁。
金钗候汤眼,鱼蟹亦应诀。
遂令色香味,一日备三绝。
报君不虚受,知我非轻啜。
到官病倦,未尝会客,毛正仲惠茶,乃以端午小集石塔,戏作一诗为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这是一首描绘作者到官后因病而倦怠,未曾会客,但毛正仲却送来茶水,并在端午之际设宴石塔的小记。诗中通过描绘这个场景,表达了对朋友的感激之情。
诗中提到了“到官病倦”,这意味着作者因为公务繁忙或健康问题而感到疲倦。这种状态使得他无法像平常一样会客或参加社交活动。这里的“未尝会客”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在这段时间内与外界的联系较少,生活相对孤立。
尽管身体和精神状态不佳,作者还是收到了毛正仲的礼物,即茶。茶作为一种饮品,在中国历史上常常用来表达敬意和友谊。在这个情境下,毛正仲送茶的行为显得尤为贴心和周到。这不仅是物质上的给予,更是精神上的关怀和支持。
诗歌提到了“乃以端午小集石塔”。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人们通常会在这一天进行各种庆祝活动。这里的“小集”可能意味着小规模的聚会或集会。而“石塔”可能是一个地点的名称,可能是作者所在的地方或者一个重要的地标。在这样的场合下举行聚会,无疑为作者提供了一个放松身心、享受友谊的机会。
作者用“戏作一诗为谢”来形容这次聚会的情景。这里的“戏作”表示这是一种随意的创作,没有过于认真或严肃的态度。而“为谢”则暗示了作者对毛正仲的感谢之情。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感激与喜悦,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因公务而疲倦、朋友的关心以及端午节的聚会场景,展现了友情的美好和生活的点滴。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