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冯判官之昌国

斩蛟将军飞上天,十年海水生红烟。惊涛怒浪尽壁立,楼橹万艘屯战船。
兰山摇动秀山舞,小白桃花半吞吐。鸱夷不裹壮士尸,白日貔貅雄帅府。
长鲸东来驱海鱿鳅,天吴九首龟六眸。锯牙凿齿烂如雪,屠杀小民如有仇。
春雷一震海帖伏,龙变海鱼安海族。鱼盐生计稍得苏,职贡重修远岛服。
判官家世忠孝门,独松节士之奇孙。经纶手段饱周孔,岂与弓马同等伦。
昼穷经史夜兵律,麟角凤毛多异质。直将仁义化笞榜,羞与奸赃竞刀笔。
吾闻判官昔佐元戎幕,三军进退出筹度。使移韬略事刑名,坐使剽游归礼乐。
凤凰池,麒麟阁,酬德报功殊不薄。九天雨露圣恩深,万里扶摇云外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冯判官之昌国》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冯判官的赞赏以及对其即将前往昌国任职的祝愿。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和背景:

  1. 诗歌原文
    斩蛟将军飞上天,十年海水生红烟。
    惊涛怒浪尽壁立,楼橹万艘屯战船。
    兰山摇动秀山舞,小白桃花半吞吐。
    鸱夷不裹壮士尸,白日貔貅雄帅府。
    长鲸东来驱海鱿,天吴九首龟六眸。
    锯牙凿齿烂如雪,屠杀小民如有仇。
    春雷一震海帖伏,龙变海鱼安海族。
    鱼盐生计稍得苏,职贡重修远岛服。

  2. 诗歌赏析

  • 斩蛟将军:描述了将军英勇无比,能够飞上天空,斩杀蛟龙,象征着强大的力量和勇气。
  • 海水生红烟:形容海上的波涛汹涌,海浪如同红色的烟雾一样翻滚,展现了大自然的磅礴气势。
  • 楼橹万艘屯战船:展示了昌国海域丰富的资源,以及国家的强大军事力量。
  • 小白桃花:描绘了昌国的美丽景色,同时也可能寓意着和平与安宁。
  • 鸱夷不裹壮士尸:表达了诗人对冯判官清廉正直品质的赞美,以及对其未来职责的期望。
  1. 作者简介
  • 苏轼: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宋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出身于有文化教养的寒门地主家庭,但一生仕途多舛,多次被贬谪。他的诗词作品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热烈,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送冯判官之昌国》不仅是一首描写海上景象的诗歌,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作者的情感寄托。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及其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同时,它也为研究古代中国的航海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