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洲亭怀古

湘水悠悠天际来,夹江古木抱山回。
城中人物若可数,日晏市散多苍苔。
九疑巉天古云埋,遥想帝子龙车回。
心衰目极何可望,九歌寂寂令人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沧洲亭怀古》是宋代林之奇的诗词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林之奇,字少颖,号拙斋,福州侯官人(今福州市)。生于宋徽宗政和二年,卒于孝宗淳熙三年,享年六十五岁。他是宋朝的一位学者,曾受到吕本中的重视,并在绍兴二十一年及进士第,后改任长汀尉,召为秘书省校书郎。晚年因患痹疾,乞祠家居。他著有《拙斋文集二十卷》,并有多部著作传世。
  1. 原文赏析
  • 《沧洲亭怀古》原文如下:“潇水悠悠天际来,夹江古木抱山回。栅中人物不满把,日晏市散多苍苔。九疑巉天古云埋,遥想帝子龙车回。心衰目极何可望,九歌寂寂令人哀。”这首诗以沧洲亭为背景,描述了沧洲亭周边的自然风光以及历史遗迹,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感慨与怀念。
  1. 诗歌内容
  • 此诗描绘了沧洲亭及其周边的景色和历史遗迹。首句“潇水悠悠天际来”描写了潇水的流淌和远处的天际线,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接着,“夹江古木抱山回”,通过描述古木和山峦的相互依存,展现了沧洲亭所在的自然环境之美。第三句“栅中人物不满把”反映了沧洲亭附近居民的生活状态,可能隐含着对过去繁华景象的怀念。第四句“日晏市散多苍苔”则描绘了市场在日落时分的宁静场景,增添了几分古朴和沧桑感。最后两句“九疑巉天古云埋,遥想帝子龙车回”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帝王的遥想,以及对历史遗迹的敬畏之情。整首诗通过这些意象和情感的交织,展示了沧洲亭的历史魅力和文化价值。

林之奇的《沧洲亭怀古》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诗篇,更是一部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