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 · 银筝旋品

银筝旋品,不用缠头千尺锦。妙思如泉,一洗闲愁十五年。
为公少止,起舞属公《公莫》起。风里银山,摆撼鱼龙我自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随即欣赏弹用银装饰的筝。不用大量的财物赏赐演奏者;不用花费而欣赏美好的演奏。美妙的才思象泉水涌出,滔滔不绝。洗掉了我十五年的闲愁。

为了让您稍作停留。您不要起身走了,请您起舞。我是会像蓬莱仙岛三神山里的鱼龙在风里摆撼舞蹈的。

介绍

《减字木兰花·银筝旋品》是北宋文学家苏東坡所创作的一首词。上片写了与友人偶然相见的欢快场景,下片主要描绘了一幅欢歌狂舞的场面。全词内容积极乐观,突出了词人放逸的个性,表达了与友人不期而遇的愉悦心情。

注解

减字木兰花:词牌名。《木兰花》原为唐教坊曲,《金奁集》入「林鐘商调」。《花间集》所录三首各不相同,兹以韦端己《木兰花·独上小楼春欲暮》词为准。五十五字,前後阕各三仄韵,不同部换叶。《尊前集》所录皆五十六字体,北宋以後多遵用之。《乐章集》及《张子野词》并入「林鐘商」。其名《木兰花令》者,《乐章集》入「仙吕调」,前後阕各三仄韵(平仄句式与《玉楼春》全同,但《乐章集》以《玉楼春》入「大石调」,似又有区别)。别有《减字木兰花》,《张子野词》入「林鐘商」,《乐章集》入「仙吕调」。四十四字,前後阕第一、三句各减三字,改为平仄韵互换格,每阕两仄韵、两平韵。又有《偷声木兰花》,入「仙吕调」。五十字,前後阕第三句各减三字,平仄韵互换与《减字木兰花》相同。宋教坊复演为《木兰花慢》,《乐章集》入「南吕调」,百一字,前阕五平韵,後阕七平韵。兹陈五格,以见一曲演化之由,他可类推。《减字木兰花》四字句与七字句相间,句句用韵,仄韵与平韵交互,每两句为一意群,词意转折,适于各种题材,故宋人用此调者极多。《梅苑》李子正词名《减兰》。徐介轩词名《木兰香》。《高丽史·乐志》名《天下乐令》。

题注:傅注本、元延祐本俱未收,唯见明吴讷钞宋曾端伯辑《东坡词拾遗》。

银筝:龙榆生笺:「《宋书·乐志》:『筝,秦声也。傅玄《筝赋》序曰:「世以为蒙恬所造。今观其体合法度,节究哀乐,乃仁智之器,岂亡国之臣所能关思哉。」《风俗通》则曰:「筑身而瑟弦。」不知谁所改作也。』《南史·卷三十三·何承天传》:『承天素好弈棋,颇用废事。又善弹筝。文帝赐以局子及银装筝。』」

缠头:龙榆生笺:「白乐天《琵琶行》诗:『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起舞属公《公莫》起」句:龙榆生笺引《晋书·卷二十三·乐志》::「《公莫舞》,今之巾舞也。相传云项庄剑舞,项伯以袖隔之,使不得害汉高祖,且语项庄云『公莫!』古人相呼曰『公』,言公莫害汉王也。今之用巾盖像项伯衣袖之遗式。然案《琴操》有《公莫渡河曲》,然则其声所从来已久,俗云项伯,非也。』」

银山:龙榆生笺引西汉东方曼卿撰《神异经·南荒经》:「南方有银山,长五十里,高百馀丈,悉是白银。」

摆撼鱼龙:古时百戏杂耍名,汉时由西域传入,由艺人持所制异兽模型作幻化表演。龙榆生笺:「《汉书·西域传·赞》:『(作)曼衍鱼龙、角抵之戏以观视之。』注:『鱼龙者,为舍利兽,先戏于庭。及毕,乃入殿前激水,化为比目鱼,跳跃漱水作雾障日,化为黄龙八丈,遨游于庭,炫曜日光。』杜少陵《秋兴》诗:『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案此所谓『摆撼鱼龙』,犹《赤壁赋》云『舞幽壑之潜蛟』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