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西山雨,无情又有情。乱山深处过清明。不见彩绳花板、细腰轻。
尽日行桑野,无人与目成,且将新句琢琼英。我是世间闲客、此闲行。
南歌子 · 送刘行甫赴馀姚
介绍
《南歌子·送刘行甫赴馀姚》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作品。这首词不仅展现了苏轼深邃的文学造诣,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侧面。以下是对该作品的介绍:
- 作者介绍:《南歌子·送刘行甫赴馀姚》的作者是北宋时期的杰出文人、文学巨擘苏轼。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以其卓越的文学成就和独特的人生态度被后世传颂。苏轼不仅是北宋文坛的重要人物,还是书法家、画家,在艺术领域亦有独到的成就。
- 诗歌原文:日出西山雨,无晴又有晴。乱山深处过清明。不见綵绳花板、细腰轻。尽日行桑野,无人与目成,且将新句琢琼英。我是世间閒客、此閒行。
- 诗词鉴赏:《南歌子·送刘行甫赴馀姚》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春末秋初的江南水乡景象,其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苏轼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祝福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北宋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此时苏轼因政治原因被贬至黄州。然而,即使身处逆境,苏轼依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并以诗酒为伴,享受生活。这首词便是他在一次月色入户之夜,解衣欲睡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友人刘行甫即将远行的不舍之情。
- 文化影响:苏轼的诗词不仅在当时受到广泛欢迎,而且在后世也被视为经典之作。他开创了豪放派词风,影响了无数后世词人,其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 词作赏析:从整体上看,《南歌子·送刘行甫赴馀姚》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展现了苏轼作为“世閒客”的闲适与豁达。同时,词中亦流露出对现实生活的淡然与超脱,体现了苏轼复杂而深邃的情感世界。
《南歌子·送刘行甫赴馀姚》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送别词,它更是苏轼这位伟大文人心灵世界的真实写照。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与欣赏,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苏轼的生活态度及其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注解
南歌子:唐教坊曲名。隋唐以来曲多以「子」名,「子」有小的含义,大体属小曲。调名本自汉张平子《南都赋》:「坐南歌兮起郑舞」句,取淳于棼事。《金奁集》入「仙吕宫」。此词有单调、双调二体。单调者始自温飞卿词,因词有「恨春宵」句,名《春宵曲》。张子澄词本此添字,因词有「高捲水晶帘额」句,名《水晶帘》,又有「惊破碧窗残梦」句,名《碧窗梦》。郑子聃有《我爱沂阳好》词十首,更名《十爱词》。以温飞卿《南歌子·手里金鹦鹉》为正体,单调二十三字,五句三平韵。另有单调二十六字,五句三平韵。双调者有平韵、仄韵两体。平韵者始自毛熙震词,周美成、杨无咎、仲殊五十四字体,无名氏五十三字体,俱本此添字。仄韵者始自《乐府雅词》,惟石次仲词最为谐婉。周美成词名《南柯子》,程正伯词名《望秦川》,田不伐词有「帘风不动蝶交飞」句,名《风蝶令》。双调五十二字,前後阕各四句三平韵;双调五十四字,前後阕各四句三平韵等变体。
「送刘行甫赴馀姚」:元延祐本作「送行甫赴馀姚」。明吴讷钞本、《苏长公二妙集》本、茅维《苏集》本、毛本、龙本作「和前韵」。按「前韵」系指「雨暗初疑夜」词。
西山雨:傅子立注引唐·王子安《滕王阁》诗:「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捲西山雨。」西山,元延祐本原校:「一作『西边』。」
无情又有情:元延祐本、明吴讷钞本、《苏长公二妙集》本、龙本作「无晴又有晴」。按刘梦得《竹枝词》云:「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是坡词所本,盖同音喻意也,作「晴」义胜。
彩绳花板:傅子立注:「彩绳花板,鞦韆戏也。」刘尚荣按引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打毬鞦韆之戏。按:刘向《别录》曰:『寒食蹴鞠,黄帝所造,本兵势也。』或云起于战国。案鞠与毬同,古人蹋蹴以为戏也。《古今艺术图》云:『鞦韆本北方山戎之戏,以习轻趫者。後中国女子学之,乃以彩绳悬木立架,士女炫服坐立其上,推引之,名曰鞦韆。』楚俗亦谓之『施钩』,《涅(niè)槃经》谓之『罥(juàn)索』。」龙榆生笺引《开元天宝遗事·卷三·半仙之戏》:「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竞竖鞦韆,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帝呼为『半仙之戏』。都中士民,因而呼之。」彩,沈钞本作「采」,而注文仍作「彩」,可證正文误钞也,今从清钞本、珍重阁本。
目成:傅子立注:「《楚词》云:『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刘尚荣按:「句见屈原《楚辞·九歌·少司命》。傅注原脱『满堂兮』,『美人』连下句,不堪卒读。今据《九歌》补正。」
闲客此闲行:傅子立注引唐·杜樊川《八月十二日得替後移居霅溪馆因题长句四韵》诗:「景物登临闲始见,愿为闲客此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