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谁妙笔,横扫素缣三百尺。天下应无,此是钱塘湖上图。
一般奇绝,云淡天高秋夜月。费尽丹青,只这些儿画不成。
减字木兰花 · 凭谁妙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减字木兰花·凭谁妙笔》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而非刘泾所作。该作品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其内容、艺术成就及历史意义如下所述:
作者介绍:《减字木兰花·凭谁妙笔》的作者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大师苏轼。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画家,以其文学和艺术天赋著称。他与父亲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在文学界享有极高的声誉。苏轼不仅在诗、词、文方面造诣深厚,还擅长书法和绘画,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内容解析:这首词通过描绘一幅钱塘湖图,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词中“凭谁妙笔”一句,表达了作者对艺术创造者的高度认可,认为世间无奇人不可绘出如此精妙之作。接着,“横扫素缣三百尺”形象地描绘了画师用笔如风、技艺高超的场景,令人赞叹不已。而“天下应无,此是钱塘湖上图”则是对画师作品的高度赞誉,意指这幅作品非同一般,堪称绝品。
艺术成就:《减字木兰花·凭谁妙笔》在艺术表现上独树一帜,以其简洁而富有力度的语言,展现了苏轼独特的艺术风格。词中的意象丰富,通过对秋夜月光、云淡天高的描绘,营造出一种空灵、宁静而又充满力量的氛围。这不仅反映了作者的审美追求,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
历史影响:苏轼的《减字木兰花·凭谁妙笔》不仅是一首表达对艺术创作的赞美之情的作品,更是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文献。它不仅展示了苏轼个人的文学才华和艺术成就,也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艺术资源。该作品对后代文人墨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学者和文化研究者都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解读。
《减字木兰花·凭谁妙笔》不仅展现了苏轼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深厚的艺术造诣,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美和艺术创作的崇尚。这首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不可替代,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