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乐 · 美人如月

美人如月。乍见掩暮云,更增妍绝。算应无恨,安用阴晴圆缺。娇甚空只成愁,待下床又懒,未语先咽。数日不来,落成一庭红叶。
今朝置酒强起,问为谁减动,一分香雪?何事散花却病,维摩无疾。却低眉、惨然不答。唱《金缕》、一声怨切。堪折便折。且惜取、年少花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三部乐·美人如月”是宋代词人苏轼的一首著名作品。下面将深入探讨这部作品:

  1. 作者简介:苏轼,字子瞻,又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书画家。他的一生充满了波折,但也留下了大量的诗文和书画佳作,其中《三部乐·美人如月》便是他艺术生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2. 诗词原文:“乍见掩暮云,更增妍绝。”描述了美人初见时的惊艳与美丽,仿佛被暮云所遮掩,更增添了她的娇美与绝代风华。“算应无恨,安用阴晴圆缺。”表达了作者对美人无忧无虑生活状态的羡慕,认为自然之美无需依赖天气的变化。“娇甚空只成愁,待下床又懒,未语先咽。”描绘了美人因心事重重而显得忧郁,即便想要下床行动,却因心中忧愁而感到无力。“数日不来,落尽一庭红叶。”反映了时间的流逝与美人的缺席,连庭院中的落叶都似乎在等待着她的归来。“今朝置酒强起,问为谁减动,一分香雪。”展现了诗人不顾身体状况,仍要强颜欢笑地准备迎接美人的情景。“何事散花却病,维摩无疾。”表达了美人可能因病暂时无法相见,而诗人对此感到遗憾,但又无可奈何。“却低眉、惨然不答。”反映了诗人面对美人时内心的复杂情绪,既想接近又感到无奈。

《三部乐·美人如月》不仅是苏轼文学成就的象征,也是中国古代诗词宝库中的瑰宝。其深邃的内涵、精湛的艺术技巧以及独特的审美价值,使得这一作品至今仍然广为传颂。对于喜爱古典诗词的人来说,了解并欣赏这部作品,不仅是品味文学之美的机会,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升华。

注解

三部乐:词牌名。《钦定词谱》:「调见《东坡词》。按《唐书·礼乐志》:『明皇分乐为二部,堂下立奏,谓之立部伎;堂上坐奏,谓之坐部伎。又酷爱法曲,选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为法曲部。』三部之名,疑出于此。」此调为宋教坊曲。宋时三部乐,即指除大曲外之法部、龟兹、鼓笛三部之乐。调名本意即咏皇家教坊三部之乐。正体,双调九十九字,前阕十句五仄韵,後阕九句六仄韵,以东坡《三部乐·美人如月》词为代表。变体,惟前阕起句、後阕第八句俱不用韵异,以周美成《三部乐·商调梅雪》词为代表,宋人俱如此填。

题注:明吴讷钞本、《苏长公二妙集》本、毛本作「情景」。

如月:龙榆生笺:「梁简文帝《释迦文佛像铭》:『满月为面,青莲在眸。』」

无恨:傅子立注:「唐诗:『月如无恨月长圆。』」刘尚荣按:「司马温公《温公续诗话》:『李长吉歌「天若有情天亦老」,人以为奇绝无对;曼卿「月如无恨月长恨」,人以为黥敌。』傅注两次引此皆谓之唐诗,或另有所本。事别见《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三·的对》引《迂叟诗话》:『李长吉歌「天若有晴天亦老」,人以为奇艳无对。石曼卿对「月如无恨月长圆」,人以为勍敌。』石延年,字曼卿,北宋诗人。」

娇甚空只成愁:傅子立注:「刘梦得《三阁词》:『不应有恨事,娇甚却成愁。』」刘尚荣按:「《刘宾客文集·卷二十六》、《全唐诗·卷三百六十四》题作『三阁辞四首其一』。」

下床又懒:傅子立注:「唐崔氏《与张籍诗》:『自从别後减容光,万转千回懒下床。』」刘尚荣按:「『张籍』当作『张生』。句见《唐人传奇》之《会真记》,《全唐诗·卷八百·崔莺莺〈寄诗〉》『别後』作『销瘦』。事详《太平广记·卷四百八十八·杂传记》所载元微之撰《莺莺传》。」

落成:元延祐本、明吴讷钞本、《苏长公二妙集》本、毛本作「落尽」。

香雪:龙榆生笺:「李义山《小桃园》诗:『啼久艳粉薄,舞多香雪翻。』」

「何事散花却病,维摩无疾」句:傅子立注:「《维摩经》云:『维摩诘室中有一天女,闻诸天人说法,即现身其身,以天花散诸菩萨大弟子上。』维摩诘尝以方便现身,有疾,以其疾故,无数千人,皆往问疾。」刘尚荣按:「事详《维摩诘经·观众生品》、《维摩诘经·方便品》。」

《金缕》:傅子立注:「杜牧之:『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刘尚荣按:「句见《樊川文集·卷一·杜秋娘诗》杜牧之自注引杜秋娘作《金缕曲》。傅注误为杜牧之诗。又《乐府诗集·卷八十二》题作李锜《金缕曲》。宋祝和甫撰《古今事文类聚·後集卷十六》引作李锜妾杜秋娘《唱金缕》。宋计敏夫撰《唐诗纪事·卷八十》归入不知名者《杂调》。《全唐诗·卷七百八十五》题作无名氏《杂诗》。」

年少:明吴讷钞本、《苏长公二妙集》本、毛本作「少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