泂酌亭,并引

泂酌彼两泉,挹彼注兹。
一瓶之中,有渑有淄。
以瀹以烹,众喊莫齐。
自江徂海,浩然无私。
岂弟君子,江海是仪。
既味我泉,亦哜我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泂酌亭,并引》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四言诗。这首诗不仅体现了苏轼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也展现了他对生活哲理的思考。下面将介绍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内容以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1. 创作背景
  • 个人经历:苏轼出生于眉州眉山(今属四川),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一生经历了多次政治变迁,曾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遭贬谪,但始终不屈不挠,其文才横溢,被后人誉为“词中之龙”。
  • 诗歌创作:作为一位多才多艺的文人,苏轼在文学创作上有着丰富的成就。他的作品以豪放派风格著称,善于运用诗词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见解。这首《泂酌亭,并引》即是他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创作的作品之一。
  1. 主要内容
  • 泉的描述:诗中开篇即描写琼山郡东的众泉觱发,虽然清澈却不食,表达了诗人对清冽泉水的喜爱。
  • 双泉之得:在丁丑岁六月南迁过琼期间,诗人终于发现城之东北隅有双泉之甘,其味异常甜美,从此之后,汲者常满,泉相去咫尺而异味。
  • 寓意与象征:诗中“自江徂海,浩然无私”、“岂弟君子,江海是仪”等句,寓意着诗人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态度——既追求美好,又保持谦逊和宽广的胸怀。同时,“既味我泉,亦哜我诗”表达了诗人通过亲身体验来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修养。
  1. 文学史地位
  • 文学形式:作为四言诗,《泂酌亭,并引》展现了宋代诗歌的独特风格和技巧,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古典诗歌形式的继承与发展。
  • 主题思想:该诗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赞美、对生活哲学的思考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1. 后世影响
  • 研究价值:对于研究宋代文化、文学、历史以及苏轼的个人生平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审美教育:《泂酌亭,并引》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学习古代诗歌的好材料,也是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资源。

并引》不仅是苏轼个人才华的体现,更是宋代文化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审美趣味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