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见月四言

吟哦傲兀,仰晤岩月。
遇巘迎崖,银刓玉啮。
源鱼噞喁,岸雁臲卼。
卧玩我语,聱牙岌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山行见月四言》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苏轼创作的一首四言诗。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夜晚独自登山赏月的生动画面,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到见解和深邃情感。下面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简介
  • 苏轼(Su Shi),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中国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他的诗歌、散文、书法和绘画均有极高成就,被后世尊为“文坛泰斗”。
  1. 诗句原文
    吟哦傲兀,仰晤岩月。遇巘迎崖,银刓玉啮。源鱼噞喁,岸雁臲卼。卧玩我语,聱牙岌嶪。

  2. 诗意解析

  • “吟哦傲兀,仰晤岩月。”描绘了诗人独自登山赏月时的情景,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孤独时刻的享受。
  • “遇巘迎崖,银刓玉啮。”形象地刻画了山岩陡峭、岩石嶙峋的壮丽景色,以及月光如刀剑般的锋利。
  • “源鱼噞喁,岸雁臲卼。”则用拟人化的手法,形容水流潺潺、鱼群游动的和谐景象,以及岸边群雁齐飞的壮观画面。
  • “卧玩我语,聱牙岌嶪。”则反映了诗人在宁静中沉浸于自己的话语之中,同时也体现了其文字表达的复杂与深奥。

《山行见月四言》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赏月之作,它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这首诗展现了苏轼作为文学巨匠的深厚造诣,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和文化视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