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国归心一雁牵,河楼分手数杯传。
千崖万壑秋声里,匹马孤帆落照边。
牛渚寒波翻极浦,荆门晚树合遥天。
他时莫枉瑶华问,南北相思各渺然。
送崔九过丹阳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崔九过丹阳却上荆门省亲》是宋代诗人严羽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情感表达和精湛的艺术手法,在中国古代诗词中独树一帜,成为文学经典之一。
从诗歌的内容与形式来看,《送崔九过丹阳却上荆门省亲》展现了宋代诗歌的典型特征,即注重情感的真实表达和对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严羽在这首诗中通过对秋声、落照等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意以及个人仕途的无奈与感慨。诗中的“千崖万壑秋声里”不仅描绘了一幅秋天山峦起伏、溪水哗哗的自然画卷,也隐喻了人生的孤独与寂寞。
在艺术风格方面,严羽擅长运用精炼的语言和深邃的内涵来展现其独特的审美观。他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刻画,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例如,“千崖万壑秋声里”一句,不仅仅是对风景的描述,更深层次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感和对友人离别的哀伤。这种通过具体景物抒发抽象情感的技巧,使得诗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从诗歌的接受与影响来看,《送崔九过丹阳却上荆门省亲》不仅是严羽作品的代表,也是宋代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诗在文学史上的流传,使其成为研究宋代诗歌不可或缺的文献之一。它不仅体现了宋代诗歌的审美特色,也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灵感和借鉴。特别是严羽对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诗人,对中国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送崔九过丹阳却上荆门省亲》作为严羽的代表作,不仅因其优美的语言而受到赞誉,更因为其所蕴含的深厚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成为不朽的经典。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宋代诗歌的美学追求,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因此,无论是从文学的角度还是从艺术的角度来看,这首诗都是值得深入研究和欣赏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