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林行尽到岩扃,一昔恬然道味生。
爽籁远随林谷响,飞云时拂栋梁轻。
闲倾仙斝流琼液,高论神方炼日精。
更想真游成不寐,坐听松韵到黎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平林行尽到岩扃,一昔恬然道味生。
爽籁远随林谷响,飞云时拂栋梁轻。
闲倾仙斝流琼液,高论神方炼日精。
更想真游成不寐,坐听松韵到黎明。
和俞仲素太博游茅山二首其一宿明真观’是明代文学作家王世贞的作品。
王世贞(1526年1月27日—1590年),字元之,又字子重,号弇州山人,又号青丘子,晚号凤洲、东吴居士等,汉族,临清县人。明代官员、学者、诗人。嘉靖进士,任南京刑部主事、郎中、员外郎,累迁湖广按察使、广西右布政使、山东左副都御史、兵部尚书等职,因与杨慎不合而致仕。著有《弇州四部稿》、《弇州后集》、《弇州四纪》。
这首诗是王世贞在游览茅山时所作的,他与俞仲素太博一同游玩茅山,共度时光。诗中描绘了他们游览茅山的情景,以及他们在明真观过夜的经历。这首诗表达了他们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