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朱屯田赴辟成都

赞条初罢浙江回,辟命还从蜀道来。
朱绂聊光新幕府,乌星重照旧行台。
秋登危栈烟霄界,晓望通阛锦绣堆。
乐职定应能赋颂,知君堪继子渊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苏颂的《送朱屯田赴辟成都》是一首七言律诗,赞条初罢浙江回,辟命还从蜀道来。朱绂聊光新幕府,乌星重照旧行台。秋登危栈烟霄界,晓望通闤锦绣堆。乐职定应能赋颂,知君堪继子渊才。下面将详细介绍此诗:

  1. 作者简介
  • 苏颂,宋代著名文学家、科学家和政治家,他以其博学多识和卓越贡献而闻名。
  • 他的诗作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激昂之作,也有婉约细腻之篇。在政治与科学领域亦有显著成就,被后人誉为“两宋之交的杰出代表”。
  1. 诗歌原文及译文
  •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赞条初罢浙江回,辟命还从蜀道来。朱绂聊光新幕府,乌星重照旧行台。秋登危栈烟霄界,晓望通闤锦绣堆。乐职定应能赋颂,知君堪继子渊才。
  • 译文:赞条(即指官职)刚刚辞去浙江的任职,现在又被派往四川去任职。穿着官服的光鲜,是在新的幕府里,而乌星(可能指的是星星或天文现象),则是在旧的行台上依旧闪耀。秋天攀登着高耸入云的山峰,早晨望着那繁华的街道如同锦绣堆砌。享受这份职位一定能够写出赞美颂文,我知道你一定能继承子渊的才华。
  1. 诗歌赏析
  •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离开浙江后前往四川的情景。通过描写山川景色和官场生活,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以及个人情感的表达。
  • 在诗中,诗人用“朱绂”形容官员的服饰,“乌星”则可能是指星辰或某种象征意义。通过对这两种元素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忠诚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1. 诗歌背景
  •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当时的政治环境复杂多变。苏颂作为一位官员,其作品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情感和志向,也折射出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政治变迁。
  • 诗中涉及的“赞条”、“辟命”、“朱绂”等词语,都是古代官职用语,通过这些词汇可以感受到当时社会对官员的期望和要求。
  1. 文化意义
  • 这首诗不仅是苏颂个人的抒情作品,也是宋代诗歌艺术的一个重要体现。它展示了宋代诗歌的独特风格和艺术魅力,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苏颂的这首诗具有重要的地位,被视为宋代诗歌的代表作之一。
  1. 现代应用与传承
  • 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千年,但苏颂的这首《送朱屯田赴辟成都》仍被广泛传诵。在现代社会,人们仍然可以通过阅读和欣赏这首诗来感受古代文人的情怀和智慧。
  • 在教育领域,这首诗也被用作教学材料,帮助学生了解古代诗歌的风格和特点。

综合上述信息,《送朱屯田赴辟成都》不仅在文学价值方面有着极高的地位,更在历史的长河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义和教育价值。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苏颂个人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宋代社会的风貌和文化特点。对于热爱传统文化和诗词的朋友来说,深入了解和研究苏颂的这首诗,无疑会带来更多启发和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