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邵裔员外尉长洲

洞庭山侧第新成,门对湖阴水鉴明。
紫绶使君还政日,彩衣仙尉拜官荣。
丘园自适亲心乐,桴鼓稀鸣吏局清。
退食不妨晨夕养,人生从宦此难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邵裔员外尉长洲》是宋朝著名诗人苏颂的作品。下面将从多个角度来详细解读这首诗,包括其文学价值、历史背景、艺术特色等方面:

  1. 诗歌原文与翻译
  • 原文:“洞庭山侧第新成,门对湖阴水鉴明。紫绶使君还政日,綵衣仙尉拜官荣。丘园自适亲心乐,桴鼓稀鸣吏局清。”
  • 译文:在洞庭山的侧边新建了一所府邸,门前对着湖的北面,湖水清澈见底。您作为紫绶使君(高级官员),现在正回到朝廷治理政事。作为彩衣仙尉(高官),您拜别了官职,享受着荣誉。在您的家乡,您可以自由自在地享受生活,而衙门里也因为官员少而显得格外安静。
  1. 作者简介
  • 苏颂(1020年—1101年),字子由,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科学家及文学家。他历任多项职务,包括工部尚书、户部尚书等,并参与编纂《资治通鉴》。苏颂不仅是位杰出的政治家和科学家,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留下了众多优秀的文学作品。
  1. 作品赏析
  • 艺术特色:《送邵裔员外尉长洲》以其简洁明了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赢得了广泛的赞誉。诗中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描绘和对人物心理活动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友人从政生涯的祝福以及对其个人生活的关心。
  • 思想内涵:该诗不仅反映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理解,更体现了他对自然美景和人文情怀的热爱。同时,诗中对友情的歌颂和对官场生活的淡然态度,也显示了作者深邃的思想情感。
  1. 历史背景
  • 苏颂生活在宋代,一个政治相对清明、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苏颂不仅在政治上有所建树,而且在文学上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他的诗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风貌和个人的生活状态。
  • 通过对《送邵裔员外尉长洲》的赏析,可以感受到苏颂对朋友的深厚情谊以及对仕途的淡定态度。这种态度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 艺术手法与修辞技巧
  • 《送邵裔员外尉长洲》在表达上运用了生动的形象和贴切的比喻,使得整首诗富有画面感和感染力。诗中使用了“洞庭山”、“紫绶使君”等意象,通过这些具体的物象传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意境。
  • 此外,诗中的排比句式和韵律的和谐也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使得诗歌更加朗朗上口,易于传唱。
  1. 文化与教育意义
  • 从《送邵裔员外尉长洲》中,人们可以看到苏颂对于教育的重视。作为一位学者型的官员,苏颂在政治之余,不忘推广学问和教化民众,体现了古代文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 诗歌中的哲理思考和人生感悟,为后世读者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启发人们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寻求内心的平和与智慧。

《送邵裔员外尉长洲》不仅是苏颂文学创作的佳作,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珍贵遗产。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宋代的文化背景和诗人的情感世界,同时也能从中汲取到对人生的启示和智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