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柳春来已可攀,使君旌盖驻江干。
还颁明诏恩优渥,坐使环封俗阜安。
西塞山川馀旧迹,南楼风月有清欢。
幕中才雅今应盛,暇日追游兴未阑。
送都官辛七丈赴治江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都官辛七丈赴治江夏》是宋代诗人苏颂的作品。
《送都官辛七丈赴治江夏》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刻画了一幅春天的景象,并借此抒发了对友人即将踏上仕途旅程的祝福和不舍之情。同时,这首诗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特点和文化氛围。在了解和欣赏这首诗之前,先来了解一下苏颂以及他的创作风格。
苏颂(1030年—1101年),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与文同齐名,被后人誉为“文章两汉、典丽唐风”。他不仅在诗词方面有着高超的艺术造诣,还在政治上有显著的成就。他的诗文多以描绘自然景观和表达个人情感为主,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深受后世读者的喜爱。
诗中“官柳春来已可攀,使君旌盖驻江干”两句,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官柳嫩叶初展,春意盎然,而官员的车驾则停驻在江畔,象征着新的开始与希望。“还颁明诏恩优渥,坐使环封俗阜安”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政治生涯的美好祝愿,希望其能够获得更多的荣誉与地位,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地方安定繁荣的期盼。
“西塞山川馀旧迹,南楼风月有清欢”两句则是对友人即将离开的不舍之情的表达,西塞山和南楼都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地点,代表着对过去的记忆和对未来的期待。“幕中才雅今应盛,暇日追游兴未阑”则展现了朋友之间深厚的友情及其在幕府中的才俊风采,期望在闲暇之时能再度相聚。
《送都官辛七丈赴治江夏》不仅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的诗歌,更是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和一段深情的历史记忆。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不仅能更深入地理解宋代文学的魅力,还能从中感受到古人的情感世界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