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中正先生归庐陵

白首师儒学愈专,未应褐博慕缨鲜。
离群旧友青云上,负笈诸生绛帐前。
京洛风尘销客袂,江湖春色趁归船。
飘然无复羁名累,道信乡闾足谓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苏颂的《送张中正先生归庐陵》是宋代诗人的作品之一。下面将对这首诗的原文进行详细分析:

  1. 作者介绍
  • 苏颂生平:苏颂(983年-1047年),字子由,号东武,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科学家。他以博学多才和清廉为世人所知,在政治、科学等多个领域都有着卓越的贡献。
  • 时代背景:诗作创作于北宋时期,这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文人墨客辈出,诗歌艺术也达到了高峰,这一时期的中国文学对后世影响深远。
  1. 诗歌原文及翻译
  • 原文
    白首师儒学愈专,未应褐博缨鲜。
    离群旧友青云上,负笈诸生绛帐前。
    京洛风尘销客袂,江湖春色趁归船。
    飘然无复羁名累,道信乡闾足谓贤。
  • 翻译
    随着岁月的流逝,您已步入了晚年,仍然专注于学业,不曾放弃追求知识。
    离开群体后,您与昔日的朋友一起高升至青云,而您背负着书卷,成为了学堂中的一员。
    在京洛之间,您经历了风尘的洗礼,但这些都未能消磨您的志向,反而让您更加坚定地追求理想。
    在江湖之上,春天的景色伴随着您的归船,让人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希望。
    您摆脱了名利的束缚,成为了乡间的楷模,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赞誉。
  1. 诗歌赏析
  • 主题思想:这首诗表达了对张中正先生高尚品格的赞美。诗中描绘了其一生的学术追求和人生经历,体现了其淡泊名利、追求真理的精神风貌。
  • 艺术特色:苏颂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如“白首师儒学愈专”展现了其深厚的学问,“未应褐博缨鲜”则反映了其不因世俗而改变的执着追求。
  • 情感表达:整首诗洋溢着一种对知识的尊重以及对理想的执着追求的情感,展现了苏颂本人的人生态度和精神风貌。

《送张中正先生归庐陵》不仅是一首文学作品,也是苏颂本人品格和思想的写照。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以及他们如何通过文学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理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