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浦重城忝建旟,旧吴星分斗牛墟。
鹫峰遗迹奇难状,大士灵光应不虚。
游伴偶陪宾结驷,肴蔬深愧食无鱼。
高谈终日穷幽赏,俗虑尘襟顿释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柳浦重城忝建旟,旧吴星分斗牛墟。
鹫峰遗迹奇难状,大士灵光应不虚。
游伴偶陪宾结驷,肴蔬深愧食无鱼。
高谈终日穷幽赏,俗虑尘襟顿释除。
《和许秘校同游两浙看牡丹》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宋哲宗元祐五年(西元一0八二年)二月,当时苏东坡任杭州通判,与当地名士许天启、许景衡等同游两浙(今浙江一带),观赏了盛开的牡丹花,遂作此歌咏之。全诗四句,每一句都是对牡丹的不同方面的描绘。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东君”自指,表明自己就是那为大地带来春意的东君。他赞美牡丹“只恐丹青画出来,配不上牡丹颜色”,将牡丹的雍容华贵,比做是“天上人间第一姿”。接着写牡丹花的姿态,有如美人“半醉半醒间”的美态。最后写牡丹花的神韵,她像一位“绝代佳人”一样令人陶醉,令人销魂。
这首诗语言简练而形象生动,富有韵味和节奏感。它成功地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使牡丹的形象活生生地跃然纸上,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双关、互文的修辞技巧,使诗歌更具有趣味性和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