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孙节推雪

腊催时雪到江涯,云压寒空凝不飞。
台榭风光先有意,山川秀色远相辉。
人怀姑射清难见,诗似阳春和者稀。
闻上高楼寻胜赏,缅怀嘉尚重依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孙节推雪》是苏颂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创作于宋代。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读者的注意。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苏颂(约1020年—1101年),字子由,号东翁,北宋时期著名的官员、科学家、文学家。他不仅在科学技术方面有着杰出的贡献,如领导制造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钟“水运仪象台”,还在诗歌领域亦有不凡成就。
  1. 诗歌原文
    腊催时雪到江涯,云压寒空凝不飞。
    台榭风光先有意,山川秀色远相辉。
    人怀姑射清难见,诗似阳春和者稀。
    闻上高楼寻胜赏,缅怀嘉尚重依。

  2. 诗歌解析

  • 首联“腊催时雪到江涯,云压寒空凝不飞”:描述了腊月时节雪花降临的景象,云层压低,寒空被雪花覆盖,雪花似乎凝固在空中,难以飘落。这里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雪花比作有意志的存在,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动态感。
  • 颔联“台榭风光先有意,山川秀色远相辉”:描绘了台榭周围的美丽景色,风光与山水相互辉映,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美。这里使用了对仗工整的句式,使得诗句更加优美流畅。
  • 颈联“人怀姑射清难见,诗似阳春和者稀”:通过比喻,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和向往。姑射山是道教传说中的仙人居住之地,这里用其作为象征,表明诗人追求的高洁境界难以企及。同时,诗人也以自己的诗歌作品为例,暗示其作品的珍贵性和独特性。
  • 尾联“闻上高楼寻胜赏,缅怀嘉尚重依”:诗人登上高楼,寻找美好的景致来欣赏,同时也回忆起过去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过去美好记忆的怀念。这里使用了“重依”这一词汇,既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也暗示了对未来的期望和憧憬。

《和孙节推雪》不仅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作品,也是苏颂个人品格和思想的真实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苏颂的艺术成就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