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作垣墙小作台,时邀明月写襟怀。
夜深独有长庚伴,不许庸人取次来。
邀月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邀月台》并非文学作品,而是宋代诗人罗从彦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邀月台》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这首诗不仅是罗从彦个人情感与志趣的抒发,也是宋代文人精神风貌的一种体现。
罗从彦的生平背景为了解《邀月台》提供了重要的视角。罗从彦是宋南剑州剑浦人,字仲素,世称豫章先生。他出身于书香门第,曾从杨时学习,又问学于程颐。这样的教育背景为他日后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罗从彦的一生经历了多次政治动荡,但在这些动荡中,他始终坚持学问的追求,最终得到了朱熹的推崇。这种坚守与执着,正是《邀月台》中所展现的精神风貌。
《邀月台》作为一首诗歌,其艺术特色和文化价值同样不容忽视。在形式上,这首诗采用了七言绝句的形式,简洁明快,易于吟诵。在内容上,它描绘了诗人夜晚邀月的情景,表达了对高洁品格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诗中的“矮作垣墙小作台,时邀明月写襟怀。夜深独有长庚伴,不许庸人取次来”这几句,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也反映了他对人生态度的选择和追求。
《邀月台》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和独特艺术风格的宋代诗歌。它不仅展示了罗从彦个人的情感世界和审美追求,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精神风貌。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以及文人对于自然美和人生哲理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