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喜平安报,俄增放逐愁。 亲闱万里老,客境四时秋。 意往形空在,诗成影自酬。 东风岩濑在,不是欠扁舟。
《得家问》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作之一。这首诗以问答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家国的忧虑和关切之情。全诗如下:
远信还侵半榻虚, 闲中只忆旧山居。 北窗高卧东床了, 得家问、夜来无?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所作。全诗通过描写诗人的所见所感,抒发了他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得家问:得知家中平安的消息 乍喜平安报,俄增放逐愁。 亲闱万里老,客境四时秋。 意往形空在,诗成影自酬。 东风岩濑在,不是欠扁舟。 注释: 1. 乍喜平安报:突然听到家中平安的消息,感到非常高兴。 2. 俄增放逐愁:不久之后,又增加了被放逐的忧愁。 3. 亲闱(wéi):亲家的庭院,这里指代自己的家。
万里平泉梦,谁怜创业难。“已闻封树伐,敢惜赐书残”表达了对于国家和亲人遭遇不幸的无奈与悲伤。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境遇的双重忧虑。在古代,“鹰击”和“乌栖”常用来比喻国家和个体的困境,而“长平门下客”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曾经的身份和地位,同时也暗示了他未来的命运和挑战。 1. 诗中意象分析: - “鹰击”象征着国家的强盛和雄壮,同时也隐含着国家面临外敌侵略时的危机。诗人通过这种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