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相字曾木讷

仓公造文字,千古疲蠹简。
尔来记草青,颇觉浮伪损。
老曾相心画,乃复凿混沌。
毫端窥灵台,口角出华衮。
讷虽未成论,木亦不离本。
西游观青原,佳士竞推挽。
的应夸幼妇,不用愁御饭。
道人衡气机,笔墨付一莞。
聊持无形字,示子非俗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相字曾木讷》是宋代诗人罗公升创作的一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于文字和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对这首诗进行介绍:

  1. 作者简介
  • 罗公升,宋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作品多有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 罗公升的作品多关注社会现状,以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其诗风朴实无华,富有哲理。
  1. 原文赏析
  • 《赠相字曾木讷》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书法艺术的看法。
  • 诗中提及“仓公造文字,千古疲蠹简”,反映了作者对古代文字变迁的感慨。
  • “尔来记草青,颇觉浮伪损”则揭示了当时书法界存在的浮夸现象。
  • “老曾相心画,乃复凿泥沌”表现了作者对书法技巧精湛的追求。
  • “毫端窥灵台,口角出华衮”描绘了书法艺术的灵动之美。
  • “讷虽未成论,木亦不离本”则表明书法艺术的本质在于质朴自然。
  1. 文学价值
  • 《赠相字曾木讷》作为宋词的一种,展现了宋代诗词的独特韵味。
  • 通过对历史文献的引用和对书法艺术的描述,体现了宋代文化的特点。
  1. 文化传承
  • 罗公升的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通过这些文学作品,可以了解宋代的文化氛围和艺术风格。

《赠相字曾木讷》不仅是罗公升个人艺术成就的代表,也是宋代文学艺术的瑰宝,值得后人深入研究与传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