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颍季

人来得一书,分袂两旬馀。
未擉刘差鳖,谁羹宋嫂鱼。
时情分向背,同气底亲疏。
想见迎长节,杯行会忆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颍季》是宋代诗人苏泂的作品,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友情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苏泂的这首作品,以其深刻的情感表达和独特的艺术手法,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经典之一。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一些介绍:

  1. 作者简介:苏泂(1260—1322),字子由,号灵渊,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作品多有涉猎,其中尤以咏史抒怀、山水游记为人所熟知。苏泂的生平经历丰富,曾官至礼部侍郎,其作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与人物风貌,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

  2. 原文内容:《寄颍季》是宋代诗人苏泂的一首七言律诗。其原文如下:

    人来得一书,分袂两旬余。未擉刘差鳖,谁羹宋嫂鱼。
    时情分向背,同气底亲疏。想见迎长节,杯行会忆渠。

  3. 诗歌赏析: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怀念以及对于人生无常的感慨。首句“人来得一书”,便已点明了书信的到达,虽只是简短的几页纸张,却也足以温暖人心。接着,诗人以比喻的方式,描绘了收到书信后的心情变化,“未擉刘差鳖,谁羹宋嫂鱼”,形象地传达了一种期待与惊喜交织的情感体验。诗中还涉及了人际关系的变化及其对亲情的影响,如“时情分向背,同气底亲疏”,深刻地揭示了人在社会中的位置变化及其带来的亲情变化。最后一句“想见迎长节,杯行会忆渠”,则将这种情感推向高潮,想象着未来重逢时的情景,酒杯中的回忆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对友人的牵挂。

  4. 写作背景:尽管无法确定具体的写作时间,但是根据诗歌的内容和意境,可以推测这是在苏泂晚年或者离世前创作的。《寄颍季》的创作背景与其个人经历密切相关,可能与苏泂在官场上的失意有关,也可能与他晚年的生活状态有关。在那个时代,文人往往面临着仕途不顺、命运多舛的挑战,而苏泂的作品中也不乏这样的感慨和思考。因此,这首诗不仅是对其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那个时代文人处境的一种反思和记录。

《寄颍季》作为苏泂的一首诗歌,不仅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敏锐的艺术感知力,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和分析,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文化和文学的魅力,以及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哲学和审美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