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呈主人

使节梅花外,椒盘泪眼边。
山川非故国,笳鼓咽新年。
机事鸥偏觉,家书雁不传。
细笺今夕恨,万一主人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除夕呈主人》是宋代诗人苏泂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在除夕夜对家人的思念和期盼。以下是对其介绍:

  1. 作者简介
  • 苏泂(约公元1200年至1249年),字子舒,号东园,南宋诗人,其诗作多表现了对家国情怀和个人情感的深刻反思。他的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后人广泛传颂,其诗风清新脱俗,语言精炼,富有哲理,展现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1. 诗歌原文:《除夕呈主人》
  • 使节梅花外,椒盘泪眼边。
  • 山川非故国,笳鼓咽新年。
  • 机事鸥偏觉,家书雁不传。
  • 细笺今夕恨,万一主人怜。
  1. 诗句解析
  • 使节梅花外:暗示着身处异乡、远离家乡的愁绪。梅花常被视为坚韧不拔的象征,在这里可能意味着诗人在外漂泊的孤独与不易。
  • 椒盘泪眼边:通过“椒盘”这一传统美食象征团圆和喜庆,而“泪眼边”则反映了节日的悲伤情绪,因为团圆时刻常常伴随着别离。
  • 山川非故国,笳鼓咽新年:表达出对故乡深深的怀念和对新年到来的复杂心情。这里的“山川”可能代表远方的家乡,而“笳鼓”则增添了节日的庄严气氛,但同时也传达出新年的哀愁。
  • 机事鸥偏觉,家书雁不传:描绘了一种孤寂感。机事通常指代邮件或消息,鸥鸟象征着自由和无拘无束的飞翔,而“家书雁不传”则表明无法收到家中的消息,加深了孤独感。
  • 细笺今夕恨,万一主人怜:最后一句表达了对主人的深深期待和希望,即使只有一线希望,也要寄予深情。这里的“细笺”指的是书信,而“今夕恨”则是对当前处境的无奈和遗憾,希望主人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除夕呈主人》不仅仅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的诗,更是一种文化与历史的传承。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理解和欣赏,可以更加丰富自己的文学素养和文化修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