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毛

深深四檐雨,眇眇一枝灯。
酒尽独愁妇,家贫全似僧。
中年多感慨,同好少交朋。
自省空诸有,霜毛未可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霜毛》是中国古代的一首古诗,由宋代诗人苏泂所作。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自己的形象,以及他对人生和世事的深刻思考。

《霜毛》中的“自省空诸有,霜毛未可憎”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自身存在的反思。苏泂在诗中表达了他对于世俗名利的超脱态度,即他虽然生活在这个纷扰的世界,却能够保持内心的宁静和清明,不被外界的纷扰所动摇。这种超然的态度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人生观,也反映了宋代文人普遍追求的心灵境界。

苏泂通过对自然界景物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霜毛》中“霜月正如钩,临池更上楼。”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清冷而幽美的夜景图景。月亮高悬,如同一弯新钩,而诗人则站在池边楼上,似乎在寻找着什么或者等待着什么。这种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也暗示了他内心世界的深邃与复杂。

从《霜毛》中可以感受到苏泂对友情的珍视。例如,“发毛似霜纷纷白,心地如砂炯炯丹”这句诗描绘了一种真挚的友情。它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友人的深厚感情,以及对这份友情的珍视。这种情感不仅体现在诗中,也反映在苏泂的生活实践中。他的一生都在追求一种精神上的联系,无论是在官场还是在日常生活中,他都努力维系着与朋友之间的联系。

《霜毛》不仅是一首表达诗人个人情感和审美情趣的诗歌,也是一首反映了宋代文人精神面貌的作品。它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都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通过这首诗,人们不仅能够领略到古代诗歌的魅力,还能够理解古人的思想情感和生活态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