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蝉咽咽柳霏霏,独上危亭俯落晖。
江外山从林下见,城中人向渡头归。
风烟远近思高遁,豺虎纵横难息机。
出处两乖空自挠,伤哉吾道欲何依。
扬州城南延宾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扬州城南延宾亭》是宋朝苏舜钦的作品。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部作品:
作者简介:《扬州城南延宾亭》的作者苏舜钦,字子美,号沧浪翁,为宋朝绵州盐泉人。他出生于一个有文化的家庭,父亲是朝廷官员,但因政治原因被贬职。苏舜钦本人在天圣年间中进士,并曾担任大理评事等职务。然而,他在官场生涯中多次受到排挤和陷害,最终流寓到苏州,晚年还乡时已去世。
诗作原文:苏舜钦在其诗作《扬州城南延宾亭》中描绘了扬州城南山林与渡口的暮景。诗句“乱蝉咽咽柳霏霏,独上危亭俯落晖”生动地捕捉了秋天黄昏时分的景象,乱蝉声中伴随着微风拂过的杨柳,让人感受到一种凄美的宁静;而“江外山从林下见,城中人向渡头归”则展现了扬州城内外的自然风光和人们生活的对比。
作品背景:宋代扬州的南门建有供宾客小憩的凉亭,名为“延宾亭”。该亭成为了文人雅士聚集之地,苏舜钦的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通过诗中的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动,读者可以想象出一幅生动的画面,感受到诗人当时的情感状态。
《扬州城南延宾亭》不仅是苏舜钦文学成就的代表,也是研究宋代扬州及江南地区文化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领略宋代诗歌的风采,还可以深入了解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文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