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崩腾落云端,倾入群山自萦转。山回水抱三百里,邑号西安俯千涧。
四时夹涧花蒙蒙,数步行人不相见。但闻千珂万马横阵来,石激惊湍自相溅。
忽然弥漫为平川,远近人家压清浅。其间有亭号佚老,山水之间为胜选。
黄氏有子乐其亲,缔葺之勤由富善。盖忧高年厌家事,力营此地欲自遣。
亲意虽知风物嘉,岂若有子常在眼。君胡飘飘事远游,手龟面黎两足趼。
故乡不到已逾年,又非局蹐牵仕宦。何如轻舟早还家,日对白云奉游宴。
黄雍于西安修水之侧起佚老亭以奉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黄雍于西安修水之侧起佚老亭以奉亲”出自宋代诗人苏舜钦的《黄雍于西安修水之侧起佚老亭以奉亲》,此诗描绘了西安地区自然景观与人文环境,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厚情感以及对于山水美景的赞美之情。
苏舜钦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他的诗作多反映出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在这首诗中,苏舜钦通过生动的描写,将西安的自然风貌和人文景观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展现了一种和谐共生的景象。诗句中的“修水崩腾落云端,倾入群山自萦转”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修水的壮丽景象,而“邑号西安俯千涧”则直接点明了地名,为读者提供了地理位置上的参考。
苏舜钦在诗中不仅关注自然景观,还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四时夹涧花蒙蒙,数步行人不相见”,这句话通过四季变化中花朵的点缀,传达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美,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这种美景无法亲自体验的遗憾。
从艺术角度来看,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不失文采,用词精准且富有画面感,如“山回水抱三百里”不仅形容了地理环境,也隐喻了人物内心的广阔与深邃。此外,苏舜钦的诗常常蕴含着哲理和人生感悟,这首诗也不例外,它不仅仅是对自然的赞美,更是对生命、时间和空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黄雍于西安修水之侧起佚老亭以奉亲》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个承载着深厚文化意义和美学价值的艺术载体。它不仅展示了苏舜钦作为文学家的审美追求和艺术成就,也为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源泉。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研究,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观和人文情怀,从而更好地继承和发扬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