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公院冬夕有怀

去年急雪洒窗夜,独对残灯观阵图。
今夕悲风撼轩竹,又来开卷拥寒炉。
禅房潇洒皆依旧,世路崎岖有万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湘公院冬夕有怀”是宋代文学家苏舜钦的一首五言古诗,描绘了作者在寒冷夜晚对往事的回忆和内心的感慨。下面是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
  • 苏舜钦简介:苏舜钦(954年—1032年),字子美,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及改革家,祖籍绵州盐川(今四川绵阳市盐亭县),因出生于河南开封,故后世尊称其为“苏开封”或“苏东原”。他的诗作以豪放洒脱著称,与梅尧臣齐名,世称“苏梅”。他不仅擅长诗歌,也精于书法和绘画,对后世文人影响深远。
  1. 诗词原文
    去年急雪洒窗夜,独对残灯观阵图。
    今夕悲风撼轩竹,又来开卷拥寒炉。
    禅房潇洒皆依旧,世路崎岖有万殊。

  2. 诗词解析

  • 意境描绘:首句“去年急雪洒窗夜”,通过“急雪”这一形象,传达了冬天的严寒和大雪的突然降临,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清冷的气氛。第二句“独对残灯观阵图”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孤独地面对一盏残灯,观看兵法图的场景,反映出诗人在困境中的沉思与自省。第三句“今夕悲风撼轩竹”,则是对前两句情感的延续,表达了诗人在寒冷天气中感受到的自然之美与内心的悲伤交织。第四句“又来开卷拥寒炉”展现了诗人在寒冷中依然坚持学习的执着态度,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期望。最后一句“禅房潇洒皆依旧,世路崎岖有万殊”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深刻理解,强调了即使在变化莫测的人生旅途中,也要保持心灵的宁静与自由。

苏舜钦在《湘公院冬夕有怀》中通过细腻的笔触,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展现了一个既深沉又富有哲思的文人形象。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生动描绘,更是对人生哲学的深刻反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