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 红尘匹马长安道

红尘匹马长安道。人与花俱老。缓垂鞭袖过平康。散尽高阳、零落少年场。
朱弦重理相思调。无奈知音少。十年如梦尽堪伤。乐事如今、回首做凄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虞美人·红尘匹马长安道》是宋代词人蔡伸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在繁华都市长安道上的孤独与感慨,以及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深深哀愁。

词的上片“红尘匹马长安道”,描绘了作者驰骋于长安道上的豪情壮志,红尘指世间的繁华,马指出行的工具,长安则是指当时的京城。通过这四个意象,展现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追求和对过往岁月的留恋。然而,紧接着“人与花俱老”一句,则表达了一种对时间无情、青春易逝的感慨。这里的“花”既指自然界的花朵,也隐喻着美好而短暂的青春时光。

下片“缓垂鞭袖过平康”继续渲染了长安道上的繁忙场景,“散尽高阳、零落少年场”则是对过往荣华的回顾和反思。这里,“散尽”意味着过去的荣耀和繁华已经消散殆尽,“零落少年场”则暗示了曾经年轻气盛的自己已变得沧桑和颓废。结尾的“朱弦重理相思调”和“无奈知音少”,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对知己的渴望。这两句诗不仅反映了作者对音乐艺术的热爱,更深层地揭示了他对人际交流和情感共鸣的向往。

《虞美人·红尘匹马长安道》不仅是一篇描写都市风光和人生境遇的佳作,更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和人文情感的作品。它通过对个人命运的反思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展现了词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思想深度和文化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