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斋成寄前人

退公真静独披襟,尚愧前贤探道深。
零落交游难屈指,崇高轩冕不关心。
未还印绶饶乡梦,犹倚湖山助老吟。
讼缿虚空人事简,钱塘安得似山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郡斋成寄前人》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赵抃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1. 作者介绍:赵抃(一八~一八四),字阅道(或作悦道),号知非子,衢州西安(今浙江省衢县)人。他于仁宗景祐元年中进士,历任武安军节度推官、崇安、海陵、江原三县知县、泗州通判等职。至和元年被召为殿中侍御史,嘉祐元年出知睦州,后调任益州,神宗时期升为参知政事。然而,他因反对青苗法而辞去官职。

  2. 诗歌原文: 退公真静独披襟,尚愧前贤探道深。零落交游难屈指,崇高轩冕不关心。未还印绶饶乡梦,犹倚湖山助老吟。讼诟虚空人事简,钱塘安得似山阴。

  3. 诗歌赏析:《郡斋成寄前人》通过赵抃对自己仕途生涯的回顾,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与厌倦。诗中的“退公真静独披襟”描绘了他清静自省的形象,但随即转为对前贤的深深敬仰。“零落交游难屈指,崇高轩冕不关心。”反映了他在官场上的孤立无援,以及对名利看淡的心态。“未还印绶饶乡梦,犹倚湖山助老吟。”则表现了他的归隐之意,渴望回归自然的宁静生活。最后一句“讼诟虚空人事简,钱塘安得似山阴”,表达了他对官场纷争的厌恶以及向往杭州山水的愿望。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赵抃复杂而微妙的心境,以及他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赵抃的《郡斋成寄前人》不仅展示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情感世界,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状况和文人心态。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史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