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 · 牡丹

云横水绕芳尘陌,一万重花春拍拍。蓝桥仙路不崎岖,醉舞狂歌容倦客。
真香解语人倾国,知是紫云谁敢觅。满蹊桃李不能言,分付仙家君莫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玉楼春·牡丹》是宋代诗人范成大创作的一首词。此首词以描绘牡丹的美景为主题,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牡丹的雍容华贵和自然之美。下面是对这首词的具体介绍:

  1. 作者介绍
  • 范成大(1126年6月18日-1193年9月10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南宋著名文学家,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中兴四大诗人”。他的作品多涉及时政,反映民间疾苦,语言平易自然,不尚雕琢,文学造诣深厚,堪称宋诗的“南宗”。
  1. 诗词原文
    云横水绕芳尘陌。一万重花春拍拍。蓝桥仙路不崎岖,醉舞狂歌容倦客。真香解语人倾国。知是紫云谁敢觅。满蹊桃李不能言,分付仙家君莫惜。

  2. 诗歌解析

  • 描绘牡丹之美:本词开篇便描绘了一片繁花似锦的景象,云横水绕,芳尘陌上,万重牡丹竞相绽放,犹如春天的拍手声,给人以视觉的冲击。
  • 意境的营造:通过“蓝桥仙路”这样的意象,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神秘感和诗意。
  • 情感的表达:词中表达了词人对牡丹的喜爱之情,以及因欣赏牡丹而产生的醉态和愉悦的心情,展现了词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 象征意义的解读:牡丹被视为富贵和繁荣的象征,词中的牡丹也寓意着国色天香,象征着美好和尊贵。
  1. 艺术特色
  • 语言的精炼:范成大的词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能够精准地抓住景物的特征和情感的变化。
  • 意象的创新:在传统的诗词中,牡丹常常被赋予富贵和美好的象征意义。范成大在此词中通过独特的意象和比喻,为牡丹赋予了更多的内涵和深度,使其不仅仅是一朵花,更是一幅画、一首诗、一个故事。
  1. 文化背景
  • 历史渊源:牡丹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被誉为“花之富贵”,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牡丹常被用来象征富贵和繁荣。
  • 文人墨客: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都曾以牡丹作为吟咏的对象,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佳作。范成大的《玉楼春·牡丹》就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诞生的。

《玉楼春·牡丹》是一首集自然美、艺术美和文化美于一体的经典之作。它不仅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也传递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和审美情趣。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不仅可以提升文学素养,还可以深入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艺术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