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幕遮 · 扇留风

扇留风,冰却暑。夏木阴阴,相对黄鹂语。薄晚轻阴还阁雨。远岸烟深,仿佛菱歌举。
燕归来,花落去。几度逢迎,几度伤羁旅。油壁西陵人识否。好约追凉,小舣蒹葭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苏幕遮·扇留风》是方千里所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描绘了夏日傍晚的景色与作者的羁旅之情。 下面将详细介绍文学作品《苏幕遮·扇留风》:

  1. 创作背景
  • 基本信息:方千里,字不详,信安人。他是宋代一位词人,其词作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人生感慨。
  • 作品风格:《苏幕遮·扇留风》整体上呈现了宋词的婉约风格,细腻地捕捉了夏末秋初的自然景象及人物情感。
  • 艺术特色:此词在艺术表现上追求情景交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同时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1. 诗词原文
  • 原文:扇留风,冰却暑。
  • 注释:扇子可以挡住炎热的微风,带来凉爽。
  • 译文:夏日里,微风习习,吹散了炎热。
  • 赏析:通过简洁的句子传达了夏天的酷热以及扇子的清凉作用,为下文的情感铺垫。
  1. 景物描写
  • 夏木阴阴:描述了夏日树荫浓密,阳光被遮挡的景象。
  • 黄鹂语:黄鹂在树上鸣叫,声音清脆悦耳。
  • 薄晚轻阴还阁雨:傍晚时分,天空中出现了薄薄的云影,细雨轻轻降落。
  • 远岸烟深,仿佛菱歌举:远处水边雾气缭绕,隐约能听到菱角在水中摇曳的声音。
  • 燕归来,花落去:燕子回来了又飞走了,花儿盛开后又凋零。
  • 几度逢迎,几度伤羁旅:经历了多次的相逢与别离,每次都伴随着离别的忧伤。
  • 油壁西陵人识否:是否有人会记得曾经在西陵相遇的情景。
  • 好约追凉,小舣蒹葭浦:希望有人能与他一起享受清凉的时光,一同停泊在芦苇丛生的河边。
  1. 主题思想
  • 自然与人的关系:通过对夏日景象的细腻描绘,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
  • 羁旅之苦:作品中频繁出现的“燕归来,花落去”等意象,表达了作者在外漂泊的孤独与无奈。
  • 季节变迁的感慨:从夏日到秋天的过渡,不仅是自然界的变化,也象征着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1. 文学价值
  • 艺术成就:此词在语言上清新脱俗,情感上深沉内敛,具有较高的艺术鉴赏价值。
  • 历史地位:作为宋词中的佳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研究宋代诗词的重要文献之一。
  • 文化传承:通过对传统文学形式的继承和发展,展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苏幕遮·扇留风》不仅以其优美的词句和深邃的情感赢得了读者的喜爱,更在文学和文化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这首词通过对夏末秋初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示了一个词人在旅途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注解

夏木阴阴:唐·王维《积雨辋川庄作》:「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薄晚轻阴还阁雨」句:将近傍晚,天色微阴,欲雨却止。薄,迫近;阁,同「搁」,停止。

仿佛:同「仿佛」,隐约不真切。

「燕归来,花落去」句:宋·晏殊《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油壁:油壁车;

西陵:南朝齐·钱塘名妓苏小小墓。

「油壁西陵人识否」句:全句借苏小小典抒发物是人非之感。唐·罗隐《江南行》:「西陵路边月悄悄,油壁轻车苏小小。」

好约:欣然相约。

追凉:纳凉。

小舣:暂时将船靠岸。

蒹葭(jiān jiā)浦:长着未长穗的芦苇和初生的芦苇的滩岸。《国风·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这一意象与上文的「油壁西陵」句结合,更显作者情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