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 · 楚国细腰元自瘦

楚国细腰元自瘦,文君腻脸谁描就。日夜声声催箭漏,昏复昼,红颜岂得长如旧。
醉折嫩房和蕊嗅,天丝不断清香透。却傍小阑凝坐久,风满袖,西池月上人归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渔家傲·楚国细腰元自瘦》是宋朝词人晏殊创作的一首词。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1. 作者介绍
  • 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北宋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著名词人、诗人和散文家。他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与第七子晏几道并称“大晏”与“小晏”,对当时的文学发展有重要影响。
  1. 诗歌原文
    楚国细腰元自瘦。文君腻脸谁描就。日夜声声催箭漏。昏复昼。红颜岂得长如旧。
    醉折嫩房和蕊嗅。天丝不断清香透。欲傍小阑凝坐久。风满袖。西池月上人归后。

  2. 主题思想

  • 该词通过描述夜晚的美景和情感抒发,体现了作者对于美好事物的留恋和赞美。通过对楚国细腰的描述,表达了对古代美女楚王细腰的怀念,同时也反映了作者自身对于美的追求和向往。
  1. 艺术手法
  • 使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如“楚国细腰元自瘦”、“文君腻脸谁描就”等,使整首词充满诗意和画面感。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人物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词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渔家傲·楚国细腰元自瘦》不仅作为一首文学作品,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展示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