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柯子(六和塔)

金甃蟠龙尾,莲开舞凤头。凉生宫殿不因秋。门外莫寻尘世,卷地江流。霁色澄千里,潮声带两洲。月华清泛浪花浮。今夜蓬莱归梦,十二琼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南柯子(六和塔)》赏析

仲殊的《南柯子/南歌子·六和塔》以其精湛的词艺,在古代诗词的璀璨星河中熠熠生辉。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造诣,而且通过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内涵,赋予了六和塔以丰富的文化与艺术价值。

这首词描绘了六和塔的壮丽景象,金龙般的装饰映衬着舞凤般的头饰,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金甃蟠龙尾”和“莲开舞凤头”两句,生动地勾勒出佛塔的精美工艺和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蕴。诗人通过对六和塔的精细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越尘世、向往净土的宗教情感。

进一步来看,“凉生宫殿不因秋”,这句诗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秋天的清凉并非源自自然的赐予,而是由于六和塔本身散发出的庄严和神圣。这种表达方式既体现了佛塔作为佛教圣物的崇高地位,也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繁华的超脱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门外莫寻尘世,卷地江流”展现了一种远离尘嚣、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态度。这里的“卷地江流”不仅是自然景观的描绘,更象征着内心的平静和超脱。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意境,传递出作者对人生和世界的独特理解与感悟。它不仅是对六和塔的赞美,更是对心灵归宿的探索和追求。

《南柯子(六和塔)》作为一首咏物言志之作,不仅展现了作者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生活、自然及精神追求的独到见解。这首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至今仍被后人传颂与欣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