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溟倒影,五芝含笑,神仙今古台州。山拥黄堂,烟披画戟,双岩瑞气长浮。前事记鳌头。有百年台榭,千室嬉游。墨宝凄凉,风凌雨蠹尽悠悠。
规恢共仰贤侯。当政成五月,景对三秋。飞栋干云,虚檐受露,放怀不减南楼。宾燕奉觥筹。妙绮笺琼藻,声度歌喉。只恐棠阴成后,趣去侍凝旒。
望海潮(题双岩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望海潮》(题双岩堂)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的词作。这首词以“双岩”为题,描写了登临双岩堂眺望海景的所见所感。全词意境开阔,气象壮阔,语言生动流畅,形象鲜明,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表现出一种雄浑、壮丽的艺术风格。
词的上片写登高望远之所见。开篇三句:“危楼还傍赤栏干,望中天末大江,烟雨模糊。”作者登上高高的楼台,凭栏远望,只见茫茫烟雨中,大江浩渺无边,烟雨迷蒙,朦胧一片。这里虽未点明登高之因,但“危楼”、“赤栏干”等词语,却暗示着登高的原因,那就是为了从高处欣赏那壮美的景色。接下来五句:“天际霞光红尽处,江头日落人归路。山影静沉沉,海涛声震震。水光接天边,月色满人间。”词人站在高楼上,极目远眺,天际霞光映红了半边天,太阳西沉,人们踏上归途。山影静谧而深沉,海浪汹涌澎湃,月光洒满了人间。这几句描写了夕阳下的大江和大海,以及山影、月光等景物,使整个画面显得非常壮美。
下片写登高望远之所得。前四句:“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词人想到乘着风回到自己的世界里,又怕那里的琼楼玉宇太高太大,让人感到寒冷,不如在人间享受生活的快乐。于是,他跳起舞来,清清的影子在空中摇曳,与自己相比,哪里像人间一样充满欢乐和美好呢?这里的“起舞弄清影”,既指词人跳舞的动作,也象征着词人内心的感受。
最后两句:“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春天的寒风吹醒了酒意,使人感到微冷,这时抬头望向山顶,斜阳的余晖正好迎面而来。这两句话描绘了词人在春日里登高望远的情景,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喜爱。